担心自己被遣返回国,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小姜不辞劳累,乘机飞越8800公里回国取现金,准备向“检察院”缴纳85万元的“保证金”,以洗脱自己可能参与洗钱的犯罪嫌疑。
谁知准备取款转账时,却被富顺警方在取款窗口成功找到了他!
原来在今年4月初,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小姜意外接到一个显示为"墨尔本通信部"的电话。通话中,对方严肃告知其名下的电话卡涉嫌违规,发送了大量骚扰短信,如不处理将面临遣返回国的处罚。
接到电话,小姜顿时慌了神,根本没有的事,还让自己犯了法?对方解释说有可能是身份信息被他人盗用,建议报警处理,并好心地帮小姜把电话转接至"上海警方"。
殊不知,小姜正一步步地掉进了诈骗犯罪分子的陷阱之中。
电话接通后,这个假冒“上海警方”的"赵警官",宣称小姜有卷入跨国洗钱大案的重大嫌疑,需接受线上调查,为了方便保密沟通,"赵警官"要求小姜按照指示安装了一款聊天APP,并互加好友。
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与事情的真实性,"赵警官"发来了相关执行文件图片。
看到如此正规文件,小姜早已吓得丢了魂,人都懵了,不知如何是好。
“赵警官"见小姜陷入极度恐慌,话术突转为"温情攻势":"我们相信你是清白的,但需要配合秘密调查。"
而且在调查期间,小姜除了对调查保密之外,还在保持随时在线,及时上报个人的学习与生活等动态信息。
经过近14天的在线调查,"赵警官"说看在这段时间小姜表现良好,特为其申请了“优先调查”资格,并将小姜拉入到一个"梁检察官"的聊天群中。
来到群里,管理人员明确表示,小姜若想摆脱嫌疑,必须以现金的形式缴纳85万元的”保证金“,审查结束后再返还犯罪嫌疑人。
为了早日摆脱这种牢笼式的调查,洗清自己的嫌疑,小姜编了个理由,向父亲要了85万元。
按照要求,要及时缴纳“保证金”,小姜还得不远万里,从澳洲飞回四川进行取款交易。
4月18日,当小姜在富顺银行柜台办理大额取现时,反诈中心预警系统触发警报。民警现场发现其账户交易存在"分散转入、集中转出"的典型涉诈特征。于是现场找到了小姜问咨情况。
起初小姜出于“保密协议”要求,还坚称取钱只是用于购房。但民警通过比对近期同类案件,当场拆穿"线上拘捕令""保密调查"等诈骗话术,才让小姜清醒过来。
感谢警察帮自己保住85万元资金损失,并表示后期一定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