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早已是共产中国共产党的手下败将,他们无处窜逃,内部的腐朽和蒋介石的统治都表示,国民党的未来不会走的太远,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

解放战争后期,大局已定,许多手握重兵的国民党将领决定起义,但他们很多人都是因为局势,被迫起义,只是想让自己和所带领的部队,能得到好的待遇,所以他们在起义之前,都会与我方进行谈判。如果我党提出的条件符合他的预期,那么他就同意起义。



傅作义、陈明仁,他们都是与我军进行了谈判,并提出了相关的条件,才在各地起义,帮助中国共产党完成祖国统一。这不能表示他们不爱国,不向往和平,只是在当时的情形之下,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显得更加重要。

陶峙岳与他们不同,他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在国民党军队期间,一直看不惯蒋介石家族那样,奢靡的作风以及他的统治,对蒋介石挑起内战的行为也表示不满,他更加向往和平,所以在1948年时就与我党方面人员进行接触。



陶峙岳是国民党将领中的少数人,他本可以随很多将领一起逃回台湾。但他并没有,他认为只有和平才能保护祖国,这样无休止的争斗,只会消耗中国的战斗力,也给了其他国家向中国扑咬的机会

如果说傅作义,陈明仁的起义是形势所迫。那陶峙岳的起义,就是心之所向。早在解放战争中期,陶峙岳就做好了选择,不论哪一方胜出,他都不会参加战斗,但随着战况的进展,陶峙岳更看清了蒋介石的真实面目,他更偏向于共产党,所以在很久之前就与我党人员进行接触,并表达了自己愿意无偿起义的决心。



其实陶峙岳与中国共产党在以前就有过交集,他驻守在新疆,曾经冒着很大的风险,将国民党关押在新疆的共产党释放,我等很感谢陶峙岳的深明大义,对他也很有好感

蒋介石在东北战场失利被驱逐后,还想进行反抗,保住他在中国其他地区的势力,就让陶峙岳带领军队,从新疆增援。此时的陶峙岳早已看清当前的局势,蒋介石输掉这场战争是必然的结局,所以他也没必要让自己的部下前去送死,就拒绝加入战争



为了让新疆的和平解放更加顺利,不走露风声,陶峙岳联合自己的亲信,将蒋介石身边的人控制住,通过分析当前局势让这些人知道,如今老蒋已经不再靠谱

得到陶峙岳安全送他们出境的承诺,这些人也保证不干涉陶峙岳的行动。将身边的隐患一个个拆除后,陶峙岳向我军提出了一个条件,他没有像其他起义将领一样提出有关自己利益和地位的条件,而是想让我军能够解决他手底下军队战士的出路。



陶峙岳是唯一一个提出这样条件的国民党将领,他的深明大义和高风亮节,也让我党的很多人都对他非常尊敬。陶峙岳非常看重自己手底下的战士们,这数10万的将士不能没有谋生的手段,他们以后也是要生活的。

陶峙岳的大部分部队都成为了解放军,部分军队继续解放的步伐,考虑到剩下的大部分将士也都在新疆待了很长时间,组织就在新疆成立了生产建设兵团,这些战士成为建设和开发大西北的第一人,不用离开生活很久的新疆,又能够养活自己这些军队,成员也都非常高兴,陶峙岳对组织上的安排也十分满意。



新中国成立后,陶峙岳被授予开国上将的军衔,1982年,陶峙岳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继续为中国的建设事业发光发热。陶峙岳为解放战争做出过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是中国共产党最有力的帮手,也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儿女



陶峙岳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国家大义面前,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个人利益,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手底下官兵出路,陶峙岳的格局,也让很多共产党将领自愧不如,他的人品和大局观也让毛泽东震惊,正因如此,组织上才对他十分信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