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5月8号工信部的官网发布了一则通告,这份名为《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稿,将公众的视线聚焦在了平时很不起眼的车门把手上。
即日起至2025年的6月7号,社会各界可以登陆工信部的官网提交一些修改意见。
近期也是多起交通事故暴露出了这个车门开启的难题,让公众重新开始审视车门的一个设计细节。
今年4月份的时候,某个新势力车型在高速碰撞以后,救援人员耗时20分钟才打开了变形的车门。另一起事故则是因为断电导致电动车门锁失效,车内的人员不得不破窗逃生。
这些案例都是通过媒体报道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是直接推动了新国标的一个制定进程。
根据工信部披露的文件内容,专家是针对市场现状列出了明确的改有的车型须配备断电保护机制,确保在碰撞,火灾等情况下能开启车门。
还有就是,电动车门的把手需要增加压力传感器,在检测到阻力的时候自动回弹,通过动态碰撞测试验证把手搞冲击能力,防止车门翻滚的时候车门意外开启,造成二次伤害。
现在的4s店里面,当前门面主流的方案呈现出三种,一是像特斯拉这样的,按压式弹出式。通过电池装置驱动,配备了物理备用的拉环。
二是蔚来的主动迎宾是车辆感应钥匙自动弹出,紧急时可以撬开盖板。三是传统车企的半隐,比如像比亚迪的部分车型。
某自主品牌工程师透露:我们在研发新的车型的时候,门锁系统须要通过72小时的浸泡测试和-40度的测试。
媒体随机采访显示72%的车主不清楚自己车辆的应急开启装置在某个汽车论坛上发起的投票里面超过5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结果:
40%的人认为隐藏是把手颜值是正义,35%的人担心紧急情况下的可靠性。22%的人表示无所谓,相信车企的设计。
那么对比欧美现行的法规发现:
美国的NHTSA要求:所有的车辆须配备可从内外开启的机械装置。
欧盟的ECE标准:对把手机界强度有明确的测试规程。
而日本的JIS规范:特别强调儿童误操作的防护。
我们国家的新规i也是把电动把手的动态安全纳入了监管,这次在全球的范围内具有创新的意义。
你认为哪一种门把手更安全可靠呢?对于这个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本文信息源自:
工信部官网公示文件(2024年第23号)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报告
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数据
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