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个相声段子,都跟演员说一段顺口溜,生动的描述了一种骑自行车的姿势,他是这样说的:“左手把车把,右手把大梁,刹车脚点地,下雨算个气。”就是这样一段话,不仅引起了现场的阵阵笑声,也引起了观看这段的广大网友的议论。有很多上了年纪的网友说,这种骑自行车的姿势,被相声演员描述的非常生动形象,成功的唤起了他少年时期的记忆。还有的网友说,这种记忆独属于他们那个年代,还断言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谁会用这个姿势骑自行车。那么,这是一种什么骑自行车姿势呢?
其实无需多言,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脑海中都会蹦出那三个字“扶大梁”式骑车法,用我们这的东北土话叫“掏裆式”骑自行车。也就是一手扶着把掌握骑行方向,一手扶着车大梁稳住身体,一条腿从有大梁式自行车下面的三角区域中间伸过去刚蹬踩另一侧的车脚蹬,一只脚蹬踩身体一侧的脚蹬,驾驶自行车前行。这种姿势基本是身材特别矮小,或者儿童少年常采用的骑自行车姿势,骑行起来有一定的危险,姿势看起来也比较滑稽,很多经历过七八十年代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现在交通工具如此发达,骑自行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且随着自行车样式的更新,自然很多年轻人不懂这种骑车姿势,不会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段记忆对我尤为深刻。记得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当时正处在十一二岁的年纪,男孩子本来就爱多动淘气,早就想学会骑自行车,可是无奈家里只有一辆飞鸽自行车,因为父亲上下班骑,加上家里管的紧,担心小孩骑车上街不安全,平时根本就不许我打自行车的主意。有时,趁着家里人吃完晚饭,在屋里歇着放松警惕时,我偷偷的推着比我还高的自行车想出院练习,但每次都被家里人发现阻止。因为担心父亲暴脾气发作自己挨打,每次都乖乖的停止了行动。
有这样一句话,叫“猫还有打盹的时候”,还有一句话叫:“不怕偷就怕惦记”。终于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我等到了这个机会,把自行车推到了学校广场,笨拙地用“掏裆式”骑车法开始练习。在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自行车终于启动,并且在我卖力蹬踩下越来越快,这让我感到害怕,想停却停不下来,手忙脚乱最后的结果是,自行车撞到篮球架,而我也摔得鼻青脸肿,回到家又“如愿以偿”的挨了一顿胖揍。但在一年以后,我就能熟练的用套“掏裆式”骑车法在大街上飞快骑行了,一直骑到上中学。
不知道和我一样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您,学骑自行车时用没用这个方法?您是多大年纪学会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我是,期待您的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