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专家邵永灵援引路透社报道,日前有两名美国官员透露,确认巴基斯坦使用中国制造的一架“顶级战机”歼-10发射空空导弹击落了至少2架印度军机,其中包括一架法国“阵风”战机。
令人想不到的是,美国还特别澄清F-16并未参与当天的交战。
这是否意味着,巴基斯坦当天的空战战果,不是靠美援飞机打的,而是均由巴基斯坦歼-10取得,某架歼-10甚至可能创造了“一机双杀”的纪录。
如此零换一双,还稍带打掉了法国军火工业的形象资产。
这下,不只是印军飞行员睡不着觉了,法国达索公司的股价都得颤一颤。
印军战损,一次亏掉半个航母编队
空战史上,出现单机双杀的案例并不多,尤其是在高度电子战干扰、预警系统密集、双方都处于高度战备状态的情况下。
而巴基斯坦这一次,靠一架非美系战机,直接干掉印军价值9亿美元的空中资产,确实刷新了南亚战场的新纪录。
美国官员的话等于给歼-10打了北约认证的“空优标签”,让印度一时间陷入尴尬境地。
战后不到24小时,巴基斯坦媒体《今日巴基斯坦》直接帮印度算了笔账。其中阵风战斗机单价估算2.88亿美元,米格-29单价估算4800万美元,苏-30MKI单价估算5000万美元。巴媒称击落印军战机包括3架阵风、1架米格-29、1架苏-30MKI,合计总价值已超9亿美元。
这么看来,印度是一夜亏掉了半个小航母编队的造价。
要知道,印度耗时十年、政治力全开的“阵风采购大单”,正是为了弥补空军代际落差,而如今不仅首战即损,还损了三架。
面对这种舆情冲击,印度第一时间选择的反应是——全面否认。
军方发言人拒绝确认任何战损,外交部声明强调印度“保有空中优势”,印度网军开启“社交平台防火墙”模式:各种贴文、视频、照片疯狂举报、下架。
但是,网友不是傻子。
随着越来越多的照片流出——包括一架疑似“阵风”战机残骸机翼带有印度空军标志的高清图,媒体再也藏不住了。
于是,印度陷入了四无空战的魔幻局面,无损失、无承认、无解释、无辩驳。
而这正是现代信息战的讽刺一幕,飞机碎了一地,嘴巴还要说赢。
从空战技术看,这场仗是怎么打的?
综合美媒、南亚本地情报以及卫星图像复盘,这场空战大致可分为以下阶段(笔者推测,大家看个乐子):
第一回合,印军突入边境空域,对巴基斯坦边防进行空中试探压制。巴基斯坦预警系统捕捉到印方战机接近红线,启动空防体系。
第二回合,歼-10升空,利用高速与远距导弹优势完成锁定与超视距打击。首波命中目标即为一架阵风和一架苏-30MKI,形成“空优双杀”态势。
第三回合,印度随即大幅收缩空中活动,撤回第一波攻击编队,空战结束。
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以一敌二且在技术层面完成了压制与打击,显示出平台加导弹协同的优势。
这场胜利意味着什么?
虽然巴基斯坦击落的是印度的战机,但真正出冷汗的,不止印度。
阵风战斗机一直是达索航空的骄傲,售价高、技术新、外销畅,还被视为欧洲最后的“全能多用途四代机”。
但这场空战,让阵风的三个“软肋”曝光:
昂贵但不等于无敌,单价2.88亿美元,却没能躲过导弹;
过度依赖电子战与隐身,不一定适合高烈度环境;
在非北约体系下的使用效果打折——说白了就是,在印度手里,没能发挥100%能力。
这对于正在争取中东、东欧市场的法国军火工业来说,是一记不小的巴掌。
对巴基斯坦而言,这不仅是空战胜利,更是战斗认知重塑。
多年来,巴基斯坦空军一直被标签化为“体系不足”,但这次战役后,世界将对它重新定义。能用新锐装备配合情报系统完成空优反制,能跳出F-16框架,在非美平台上完成独立作战,最重要的是能在高强度边境摩擦中取得技术性压制胜利。
而歼-10在其中的表现,更是功不可没。
这波美国的态度,也非常值得玩味。
美方此次出面盖章巴基斯坦战果,并明确撇清F-16参与,等于官方承认印军战损,也默认了巴军“非美系武器”在实战中的表现。
一场7小时的空中对抗,直接打掉了印军三种主力战机,巴基斯坦这波不只打掉了9亿美元的资产,也打掉了印度对“边境火力试探”的成本低估。
还顺便让全世界看了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