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总决赛的G2,浙江广厦103:96战胜北京首钢。对于输球首钢队来说,主要暴露了两大问题:一是篮板球问题,输了太多的前场篮板球;二是错位被针对问题,翟晓川被胡金秋错位强攻,导致“爆破”。
因此,面对G3的比赛,北京首钢俱乐部和教练组,极可能做出以下三大调整。
一、降节奏、降节奏、还是降低节奏
首钢G2输球,根本原因是控制不住篮板球,导致的被广厦队抓住了节奏,进而孙铭徽推动快速反击,把比赛节奏带起来了!节奏一快,首钢就控制不住。
因此,G3首钢的第一任务是降节奏,做法包括:严格控制杰曼的三分球抢攻,虽然他G2的效率不错,但是这种打法是容易丢掉比赛节奏的;让纳托尔和周琦打一些挡拆后的突击,让奥莫特打一些阵地突击篮筐。就是阵地摁着广厦打,打的“面”一些,打的“慢”一些,打的“赖赖乎乎的”,就成功了。
二、翟晓川这个位置还是用双高
首钢在G2用翟晓川去打4号位,其实还是因为范子铭和邱天犯规太多。G3还是得多让邱天和范子铭去防,适当机会用奥莫特和所罗门去防。胡金秋自身的特点并不是坐打,是中投。只是碰到了翟晓川的错位,才会这么打。
翟晓川的用法是用他降低到3号位,这样就是周琦、所罗门、邱天、范子铭和奥莫特5个人轮换内线,正常情况是够的。翟晓川上场的话,打3号位,需要给朱俊龙一些对抗上的压力,这样整个首钢的身高又进一步提升了。
三、增加纳托尔的上场时间
一是因为纳托尔的控球节奏更好,他打球是有突破空间和节奏的,这个节奏是很重要的;二是给出球队一些调整和变化,增加广厦防守的不确定性;三是让杰曼的效率提升,给他足够的保护,毕竟系列赛的时间很长,要保留战略机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