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中国公路学会旅游交通工作委员会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美丽公路项目”名单,青海环北龙山旅游风景道榜上有名。
环北龙山旅游风景道位于青海省海东市,途经国道341胶海线、省道204扎碾公路,全长117.72公里,是二、三级公路,全线有3处公路服务区、16处停车港湾,设有停车区、休息区、观景台、公厕,为过往车辆游客提供住宿就餐、加水购物、应急救护、信息服务等多项服务功能。
最优路线。在美丽公路建设征程上,海东公路总段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决策部署和规划要求,以提升公路服务品质为抓手,倾力打造公路主体、慢行、景观三大系统衔接配套的“环北龙山旅游风景道”,形成交旅融合发展格局。充分发掘周边现有自然资源,与相关部门协同发展旅游业,成功串联起互助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十二盘自然风景区、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甘禅寺、天堂寺、扎碾公路等景区,构成完整的旅游环线,成为青海省“一芯一环多带”的生态旅游布局重要节点。与此同时,将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休闲体育等路衍经济与公路旅游相融合,带动沿线85%的居民群众通过餐饮、住宿、购物、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的消费增加岗位、丰富收入,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专项设计。海东公路总段始终秉承“最大程度保护、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修复”的建设理念,把公路建设与自然和谐共处结合起来,按照“两隧”“三桥”互联、去直绕线的设计,形成林区山谷间盘旋交织的“中国结”式的路基下穿桥梁段落和小半径回头曲线路段,全国首条曲径通幽式的隧道有效平缓了山体纵坡高差。在景观设计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让公路与周围山川、河流、田野等自然景观相融合,景观石林、览山亭、古柏观景亭采用施工弃石、隧道弃渣等资源。同时利用山坡坡度和走势进行绿化,保护自然水体,设置生态、湿地保护区域,打造出有水景特色的公路景观,有效增强了旅游趣味性和观赏性。沿线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保存较好,多处为原始状态,森林资源宝贵,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随着季节变化,出现层次丰富、色彩鲜艳的变化,让游客自觉放慢脚步,欣赏自然风貌,解锁“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的漫游乐趣,目前已成为大美青海网红公路之一。
强化管理。为确保环北龙山旅游风景道始终保持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海东公路总段下设4个工区、1个隧道管理所,投入养护人员57人,全面负责日常养护、应急保通、路域环境整治、病害修复、设施维修等各项工作。一是全线巡查维护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标志标线,及时清扫路面杂物、修补坑槽裂缝、修剪道路两侧绿植、清洁交通标志,保持公路及设施良好状态。采取路面封层、灌缝、专项维修等预防性处置措施,可以有效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延缓路面病害发展,确保安全设施完好。二是在门户节点、沿线村镇区域新增精神堡垒、景区标牌、停车港湾、路面标识等,完善景观导视系统及户外措施。结合当地文旅部门意见,铺筑彩色路面、施划三色标线、彩绘特色墙面、种植乔木、修补挡墙、刷新栏杆,多方面增添了旅游公路元素,增强了风景道的辨识度。三是沿线配备急救箱、灭火器等应急物资,定期进行消防、急救知识培训,提高职工面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线上APP、官网实时发布路况信息、景点动态,沿线标注景点方向、距离及特色,让游客一目了然。
来源: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