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在文章中问:“正在评估”四个字竟然引发特朗普如此大的动作,中美怎么谈?昨天我在文章中又说,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两项涉台法案:《台湾保证实施法案》和《台湾国际团结法案》,中美谈判之路再次被阻断。有网友评论说:你判断错了,中美开始安排谈了。
网友的依据是:据外交部网站5月7日消息,应瑞士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访瑞期间,何立峰副总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美国新政府上任以来的单边关税措施冲击了中美经贸关系,扰乱国际经贸秩序。近期美方高层就调整关税措施放风,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会谈,中方经认真评估后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
我仔细品味了外交部消息及商务部发言人的答记者问,发现“同意接触”恰是“正在评估”的结果,“同意接触”并不意味着“安排谈判”。
中方同意与美方接触主要有以下意图:
1.回应全球期待。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经贸关系稳定与否对世界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诸多挑战,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中方同意接触也是“谈,大门敞开”的具体展现,体现了对全球责任的担当,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
2.维护中方利益。美国新政府上任后的单边关税措施严重冲击了中美经贸关系,也损害了中方的正当权益。通过接触,中方可以直接向美方表达对其关税等不合理措施的严正关切,争取美方作出有利于中方利益的政策调整,推动中美经贸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更好地维护中国企业和民众的利益。
3.呼应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美国的关税措施不仅给中国企业带来困扰,也让美国业界和消费者承受了巨大压力。美国许多企业因关税增加了成本,消费者也面临商品价格上涨等问题。中方同意接触,也是考虑到美国国内相关群体的合理诉求,希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缓解双方经贸摩擦对美国经济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中美接触中,中方会为未来可能的正式谈判当面给美国提出以下谈判的前提:
1.秉持平等尊重。要求美方停止威胁与讹诈行径,摒弃施压的极端做法,基于平等、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原则与中国开展对话,不能自恃优越、盛气凌人地发号施令。
2.取消单边关税。要求美国倾听国际社会和国内利益相关方的理性声音,全面撤销对中国加征的所有单边关税措施,以消除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重建互信。
3.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中方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必须谨言慎行,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得干涉中国内政,停止支持“台独”分裂势力。具体行动是:收回5月6日通过的两项涉台法案。
满足这三条,中方将安排与美方正式谈判。否则,免谈!故,我们如果非要理解“同意接触”是谈判的话,那也是关于“中美怎样谈”的谈判。即中美的这次接触不是“关于中美关税战”的谈判,而是“就谈判原则表达中国的主张”的当面告知,不能视为通常意义上的安排谈判(时间、地点、方式等细节)的谈判。
所以,网友们最好不要过度解读。
注:本文作者为“秦安战略”智库核心成员牟林,为本平台原创作品,欢迎朋友们留言交流,一起网聚智慧、网聚人气、网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