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伊朗籍机械工程博士生杜罗迪(Alireza Doroudi)在被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拘留六周后,于5月8日透过其辩护律师正式宣布,他已决定同意自我遣返回国。此一决定标志着这起引发学术界与移民权益团体高度关注的案件迈入尾声。
据悉,杜罗迪于3月底在阿拉巴马州托斯卡露沙(Tuscaloosa)的住处被移民官员拘捕,并随即送往路易斯安纳州耶拿(Jena)的移民拘留中心。该中心距他与未婚妻共同生活的住所约300英里。
杜罗迪于2023年初持F-1学生签证自阿曼入境美国,在阿拉巴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居于托斯卡露沙市(Tuscaloosa)。然而,仅数月后,他的签证遭美国国务院“无解释”地撤销。据其律师表示,撤销文件中并未说明原因,且按原文规定,此类撤销仅在离境后才生效。
直到2025年3月25日清晨,ICE突然登门,将杜罗迪从与未婚妻同住的公寓中带走,转送至路易斯安纳州耶拿(Jena)的ICE拘留中心。拘押期间,国土安全部(DHS)曾指其对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但从未提交任何证据。在法庭听证中,甚至连原先指控的“签证失效导致身份不符”(out of status)也遭检方自愿撤回,承认起初拘押系“误判”。
据辩护律师大卫·罗萨斯(David Rozas)指出,杜罗迪在拘押期间并无任何违法行为记录,唯一曾被开具的是一张超速罚单。他说:“这是一位热爱美国、在美合法就读的年轻学者,却因系统漏洞,被拘留了一个半月。”
美国国务院最初指出,杜罗迪对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并以其F-1学生签证已于2023年6月遭撤销为由,认定其已不再具合法学生身份,启动驱逐出境程序。
不过,杜罗迪的辩护律师大卫·罗萨斯(David Rozas)强烈质疑政府的做法,指出联邦当局始终未能提供任何确凿证据支持其“国家安全威胁”的指控,整个过程中缺乏透明度与正当程序。他表示:“我们在程序中一再要求证据,但政府从未回应,这对法治而言是令人担忧的先例。”
杜罗迪的未婚妻、同为伊朗籍的莎玛·巴吉加尼(Sama Ebrahimi Bajgani)则表示,两人过去一年多不断向相关单位询问签证被撤销的理由,却始终未获得明确答复。她强调,阿拉巴马大学曾建议杜罗迪继续在美学习,并警告他若一旦离境,可能将永远无法返回美国完成学业或团聚。
面对漫长、前景未明的拘留,杜罗迪最终做出艰难决定,选择自愿返回伊朗。“他并非因为放弃梦想才做出这个选择,而是因为美国当局不愿给他一个机会。”罗萨斯说,“他深爱美国,也珍惜在阿拉巴马大学的研究,但现在他被迫放弃一切,只为逃离不必要的身心煎熬。”
就在杜罗迪宣布自愿遣返的同日,移民法官玛伊瑟·巩萨雷兹(Maithe Gonzalez)亦裁定是否继续对其进行羁押,将待进一步听审后再作决定。但这已对案件发展影响甚微。
该学生的律师罗萨斯对此抗议称,这起案件所折射出的,不仅是移民执法制度中的程序瑕疵,更是对美国公平与正义体系的深层挑战。他呼吁外界关注,“当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学生,在没有正当审查的情况下被长期拘押、被迫放弃前途和人生,这不只是个别事件,更是一个国家制度该如何对待异乡人的试金石。”
目前,杜罗迪预计将在未来数日内启程离美,返回伊朗。
当天汇率
1 美元=7.24人民币
美国同城分类信息网免费发布平台!
点击下方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