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农历四月十二,阳历5月9号,小麦正灌浆呢。农民们站地头瞅着麦子,心里多少有点悬:前期旱的地方土都裂了,这会儿就盼着天气别捣乱。老辈人常说,收麦不收麦,就看这一天,为啥呢?
传说今儿是风神诞辰,风调不调雨顺不顺,老辈人早从日子里摸出了门道。
农谚说“四月十二晴,遍地麦堆堆”,晴天晒着,麦粒能灌浆饱满,收成就错不了。可要是“四月十二落,麦地可行船”,雨下大了,麦穗泡水里,收成就悬乎了。咱河北老乡都知道,麦熟一晌,天气顺不顺,直接关系到囤里有多少粮。
就说去年吧,豫北那片灌浆期赶上连阴雨,麦粒瘪了不少,亩产减了一成多。
今年呢,黄淮部分地块前期旱得厉害,虽说浇了水,可老天爷的脸色才是关键。
有人说老农谚没科学依据,可代代传下来的话,多少藏着种地的经验。就像“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啥时候干啥活儿,老辈人比日历还准。今儿这天气,南边有些地方阴沉沉的,北边倒是出了太阳,各地情况不一样。
咱种地的,既信老说法里的盼头,也得看现在的天气预报,双保险才稳当。
农业部门早提醒了,灌浆期要防干热风,也要防突然的暴雨,多盯着点没错。可话说回来,现在水利条件好了,浇水排水方便些,可大老天的脾气,咱还是得敬畏。
就拿河南老李来说,去年靠机井抗了旱,可赶上连阴天,还是抢收了好几天。今儿这四月十二的说法,不管准不准,都透着咱农民对丰收的盼头。
您说,要是今儿晴天,是不是心里更踏实点?
要是下雨了,会不会犯愁?其实啊,收成好不好,既有老天爷的事儿,也有咱种地的功夫,俩头都得顾。
现在种地,老经验不能丢,新技术更得学,这样心里才有底。
就像这会儿,手机上随时看天气预报,比过去等老辈人看云识天快多了。可老辈人传下的农谚,还是咱种地的念想,听见“麦堆堆”就觉得亲切。今儿这日子,您那儿是晴是雨?
麦子长势咋样?咱评论区唠唠。
不管天咋样,咱农民的劲儿都往地里使,丰收总得靠双手去挣。最后说一句,农谚是老辈人的经验,具体收成还得看后期天气,大家别全信也别忽视。关注咱天气号,后续麦收期天气咱天天跟进,帮您把准收麦的好时机。
咱就盼着今年麦子都能颗粒归仓,农民兄弟都有个好收成,日子越来越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