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叶昊鸣)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2025-2035年)》。会议同时指出,近期一些地方安全事故接连发生、教训深刻,表明安全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我国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极为复杂,水上活动以客货运输为主,船舶大型化趋势持续加大,交通流量和交通密度不断增加,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容易引发群死群伤的灾难性后果。近年来,随着水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和海洋开发利用力度加大,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强化部门和地方协调联动,加强重要装备和关键技术创新,创造条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监管救助工程项目,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机制由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和搜救应急指挥两大机制构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履行相应职责。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当前不断增加的水上交通安全事故风险,必须进一步加快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其监管和救助水平,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现代化能力水平建设,不断提升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的能力。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尤其是要在“防”上下更大力气,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对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当前,为切实筑牢水上交通安全防线,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不少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对城区内码头、渡口、船舶进行细致检查,重点排查船舶证书、救生消防设备配备、船员资质等情况。同时,加强对重点水域、重点时段的巡航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超载、无证驾驶、非法载客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水上交通秩序。(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