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这么贵的东西,你觉得自己买着配吗?"

李丽看着母亲从菜市场带回来的十斤车厘子,脸上写满了不满。

站在一旁的女婿张轩宇也摇着头附和道:

"是啊,妈,这车厘子一斤得多少钱啊?真是太浪费了。"

李大妈手里提着那袋晶莹剔透的车厘子,心中升起一股火气:

"我赚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什么叫配不配?"

晚上,当李大妈听到女儿和女婿在房间里讨论她的退休金时,她终于忍无可忍:

"从下个月开始,我不会再帮你们还一分钱房贷!"

这话一出口,全家人都傻了眼。

李大妈不知道的是,她这个决定会引起怎样的家庭风暴。



01

五月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李大妈的脸上,她伸了个懒腰从床上起来。

65岁的她身体硬朗,脸上虽有皱纹,但精神矍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李大妈是国企退休高管,每月退休金高达三万八。

在这座三线城市,这份收入足以让她过上无忧无虑的晚年生活。

3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后,她搬到女儿家住,与女儿李丽、女婿张轩宇和外孙张小宝住在一起。

简单洗漱后,李大妈煮了一锅香气扑鼻的皮蛋瘦肉粥。

她知道外孙小宝最爱吃她做的早餐,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

十二岁的小宝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来到餐桌前:"外婆早!"

李大妈慈爱地看着外孙,顺手揉了揉他的头发:

"我们小宝起得真早,快来吃粥,外婆给你煎了荷包蛋。"

李丽穿着睡衣走出来,看到满桌子的早餐,忍不住说道:

"妈,您又做这么多,剩下的又要倒掉了。"

"不会的,我吃得完!"小宝抢着说,之后就拿起筷子就开始大口吃起来。

李丽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转身去叫丈夫起床。

李大妈默默坐下,脸上笑容少了几分。

这样的对话在近半年来越来越频繁,每次李大妈做什么事,女儿总有不满。

吃完早饭,李大妈拿起装得满满的垃圾袋下楼。

刚出单元门,她就看到了王大爷正在小区花园里遛弯。

李大妈笑着打招呼:"王老师,早上好啊!"

王大爷今年68岁,是退休教师,为人温文尔雅,学识渊博。

自从两人在小区老年棋牌室认识后,常常一起散步聊天。

王大爷微笑着问:"小李你也早,今天又是你送小宝上学吗?"

李大妈说着,眼中闪过一丝温暖:

"是啊,小宝学校离这不远,走路正好当锻炼。"

两人边走边聊,说到最近小区的变化,说到天气转暖,说到老友近况。

李大妈发现,和王大爷聊天时,她总能找到放松和快乐。

聊着聊着,王大爷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

"小李,我下周要参加一个同学会,想请你帮我参考一下穿什么衣服合适。"

李大妈爽快地答应了:"哎呀,小意思,没问题,我明天就帮您看看。"

告别王大爷后,李大妈牵着小宝的手向学校走去。

路上,小宝叽叽喳喳地讲着学校的趣事,李大妈认真地听着,不时给予回应。

走着走着,小宝突然问道:"外婆,您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开心啊?"

李大妈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因为外婆有你这么懂事的外孙啊!"

实际上,李大妈心里清楚,自己的生活并非事事如意。

自从搬来和女儿一家住后,她逐渐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虽然她每月按时给女儿家五千元生活费,还承担了一部分房贷,但女儿女婿对她的消费习惯越来越有意见。

送完小宝上学,李大妈没有立即回家。

她在附近的公园坐了会儿,看着晨练的老人们,陷入了沉思。

李大妈想起上周买的那套高档茶具,花了三千多元。

她本想招待几位老友喝茶聊天,结果女儿知道后,说她不会过日子。

还有前不久报名参加的那个旅游团,六千八百元的价格引来女婿一连串的抱怨。

上周自己定制的真丝旗袍,为的是参加老同事的聚会,花了八千多元。

女儿女婿更是一唱一和,说她乱花钱。

"我这辈子省吃俭用为家庭付出那么多,现在孩子们已经成家立业,我想为自己活一回,难道有错吗?"

李大妈自言自语道,眼眶有些发热。



回到家后,李大妈开始整理房间。

她住在这套一百八十平的大房子里的次卧,虽然空间不大,但五脏俱全。

墙上挂着她和已故丈夫的合影,床头柜上摆着小宝的照片。

这个房间,是她在这个家里唯一能够感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

下午,李大妈接到老同事张阿姨的电话,邀请她参加退休职工联谊会。

张阿姨关切地问道:"最近怎么样?跟女儿一家住得还习惯吗?"

李大妈语气轻松,没有透露任何家庭的矛盾。

"挺好的,小宝很懂事,每天有他陪着,我很开心。"

张阿姨笑着说:"那就好,对了,听说你前段时间买了套不错的旗袍?"

"联谊会那天穿来给我们看看呗!"

"一定一定,不过我穿上可没那么好看。"李大妈谦虚地说,心里却有一丝甜蜜。

至少在朋友面前,她还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品位。

挂了电话,李大妈看了看表,该去接小宝放学了。

她换上一身得体的休闲装,抹了点淡妆,提着小宝爱吃的糕点出门了。

在学校门口,李大妈远远就看到小宝在和同学告别。

这孩子长得像极了小时候的李丽,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天真无邪。

看到外婆来接,小宝开心地跑过来,一把抱住她的腰。

小宝仰着头说:"外婆,您今天真漂亮!"

李大妈被外孙说的开心极了,她从包里拿出精致的糕点盒:

"我们小宝嘴真甜,外婆给你买了你最爱吃的蛋黄酥。"

回家路上,小宝和李大妈说起学校里的趣事,说他在数学考试中得了满分,老师还当众表扬了他。

李大妈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鼓励几句。

在这一刻,李大妈感到无比满足,仿佛所有的不愉快都烟消云散。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

李大妈做了几道拿手菜,张轩宇一边吃一边称赞:

"妈,您这手艺,比外面餐馆的大厨都强!"

"是啊,妈做的菜就是香。"李丽也附和道,但随即话锋一转:

"不过妈,您每天都做这么多菜,我们吃不完,很浪费的,现在物价那么高,该省则省啊。"



李大妈的笑容僵在脸上,筷子顿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正常:

"没事,吃不完我中午热一热,不会浪费的。"

张轩宇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妈,我们不是那个意思。"

"就是现在生活压力大,房贷、车贷、小宝的学费,样样都需要钱,您退休金高,可能不太理解我们的压力。"

李大妈沉默了,她当然理解他们的压力。

正因如此,她才主动承担了部分房贷,每月还给他们五千元生活费。

但这些在女儿女婿眼中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从来没有一声感谢。

"我明白。"李大妈最终只说了这三个字,低头继续吃饭。

餐桌上的气氛变得沉闷,只有小宝偶尔插话,缓和着尴尬的气氛。

饭后,李大妈去厨房洗碗,透过厨房的窗户,她看到小区内的灯火阑珊,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丈夫。

如果他还活着,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或许他们会在自己的小屋里,泡一壶茶,看一场电影,享受属于两个人的宁静时光。

想到这里,李大妈的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滴在洗碗水中,无声无息。

第二天一早,李大妈像往常一样起床做早餐。

今天是周末,全家人都在家,她特意做了小宝爱吃的糯米鸡和红豆汤。

李丽一边吃早餐一边说:

"妈,我今天下午要去单位加班,您能帮我照顾下小宝吗?"

李大妈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我正好带小宝去超市买点东西。"

李丽忍不住叮嘱道:"妈,买东西记得看价格,别又买那些没必要的贵东西。"

李大妈微微皱眉,她有些不悦但没有反驳。

女儿这么说,无非是因为她上次买了几瓶进口橄榄油,被女儿说成是乱花钱。

吃完早饭,张轩宇出门打球,李丽去单位加班,家里只剩下李大妈和外孙。

小宝正在客厅看动画片,李大妈坐在一旁整理家庭相册。

小宝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说道:"外婆,您年轻的时候真漂亮!"

照片上,年轻的李大妈穿着时髦的连衣裙,站在单位门口笑得灿烂。

那是她刚参加工作时的样子,充满青春活力。

李大妈回忆道:"那时候外婆刚毕业,在国企当会计,后来慢慢升到财务部经理,再后来成了副总。"

小宝忍不住鼓起了掌:"哇,外婆好厉害!"

"外婆没什么厉害的,就是比较努力罢了。"李大妈谦虚地说,但眼中流露出自豪。

她确实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骄傲,从一名普通会计做到国企副总,靠的是实力和汗水。

翻到与丈夫的结婚照,李大妈的眼神变得柔和。

那是四十年前的事了,她和丈夫穿着简朴的礼服,面带幸福的微笑。

虽然条件艰苦,但那时的生活充满希望,李大妈十分感慨:

"你外公是个好人,对我很好,对你妈妈也很好。"

"我记得外公,他总给我买糖吃。"小宝说着,眼睛有些湿润。

下午,李大妈带着小宝去附近的农贸市场买菜。

五月初的市场上,各种新鲜蔬果琳琅满目。

李大妈一边挑选着时令蔬菜,一边教小宝如何分辨食材的新鲜程度。

忽然,一个水果摊前的景象吸引了李大妈的注意。

摊主正在摆放刚到的车厘子,个大饱满,色泽鲜亮。



摊主热情地招呼道:"阿姨,尝尝今年第一批智利车厘子,又大又甜!"

李大妈拿起一颗放入口中,甜中带酸,口感极佳。

她想起王大爷曾说喜欢吃车厘子,便动了心思。

李大妈问道:"多少钱一斤?"

摊主笑着回答:"280一斤,刚到的头批货,价格稍微高点,但保证新鲜甜!"

李大妈略一思忖,决定买下:"给我称10斤吧。"

"10斤?"摊主有些惊讶,但很快笑逐颜开,"好嘞,阿姨真会享受!"

小宝在一旁睁大了眼睛:"外婆,这么多车厘子,我们能吃完吗?"

李大妈摸了摸小宝的头,笑着解释:

"当然能,外婆打算送一半给王爷爷,他喜欢吃,剩下的我们全家一起吃。"

付完钱,李大妈提着两大袋车厘子,与小宝一起回家。

路上,她心情格外好,哼着小曲,想象着王大爷收到车厘子时惊喜的表情。

回到家,李丽已经下班回来了,看到母亲提着两大袋车厘子,她的脸色立刻变了。

李丽皱着眉头问道:"妈,您买这么多车厘子干什么?这得多少钱啊?"

李大妈笑着说,似乎没注意到女儿的不悦:

"今年第一批车厘子,特别甜,买了10斤,打算送一半给王老师。"

李丽的声音瞬间就冷了下来:"这个多少钱一斤?"

李大妈如实回答:"280一斤。"

李丽瞪大了眼睛,声音提高了八度:

"什么?280!那10斤不就是2800?妈,您这是在烧钱吗?"

李大妈强作镇定,从袋子里拿出几颗递给女儿:

"我觉得挺值的,很新鲜,你们尝尝。"

李丽没有接,反而更加生气:"妈,这么贵的东西,您买着配吗?"

"外面普通打工人一个月也就四五千工资,您一下子买水果就花了两千多!"

"配吗"这两个字刺痛了李大妈的心。

她的退休金是她几十年辛苦工作换来的,为什么花自己的钱还要被质疑"配不配"?

"李大妈平静地说,但心里已经泛起了涟漪:

"我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正在这时,张轩宇回来了,看到妻子铁青的脸色,他询问怎么回事。

李丽气呼呼地告诉他母亲买了10斤280一斤的车厘子。

张轩宇听后,也立马就沉下了脸:

"妈,这也太浪费了吧?这钱换成我们一家人的菜钱,都够吃一周了。"

李大妈没想到女婿也来责备她,心里的委屈越发强烈。

她默默地把车厘子放进冰箱,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

晚饭时间,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气氛沉闷。

李大妈做了几道家常菜,没有多说话。

李丽和张轩宇时不时交换眼神,似乎在无声地交流着什么。

最终,李丽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妈,我们不是想批评您。"

"就是现在物价这么高,大家都应该节约点,您虽然退休金高,但也不能这样乱花钱啊。"

张轩宇也跟着说:"是啊妈,现在房贷压力那么大,一个月光房贷就要还一万多。"

"再加上小宝的教育费用,我们的压力很大,您买这么贵的水果,确实有点奢侈了。"

李大妈听着,心里的火气蹭蹭往上冒,她抬起头,正想说话,小宝突然插嘴了:

"外婆的钱外婆花,怎么不配了?我觉得车厘子很好吃!"

李丽瞪了儿子一眼,语气严厉:"小孩子别插嘴!"

小宝立刻委屈巴巴地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看到外孙受委屈,李大妈心疼不已,但又不想在孩子面前发作,只好默默地继续吃饭。

饭后,李大妈拿出一盒洗好的车厘子,摆在茶几上:"尝尝吧,真的很甜。"



李丽和张轩宇对视一眼,没有动手,小宝倒是很自然地拿了几颗,大口吃了起来:

"哇,真的好甜啊,谢谢外婆!"

李大妈微微一笑,心里却五味杂陈。

她打算明天把一半车厘子送给王大爷,省得留在家里惹人嫌。

回到房间,李大妈拿出手机,给老同事张阿姨发了条信息。

她简单说了今天发生的事。张阿姨很快回复:

"他们太过分了!你的钱凭什么不能自己做主?别理他们,想买什么买什么!"

这番话安慰了李大妈,但她内心深处还是感到一阵阵刺痛。

她想起了年轻时为家庭付出的点点滴滴。

为了省钱,自己从不买新衣服;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拼命加班赚取奖金,为了给丈夫治病,变卖了所有值钱的首饰。

现在好不容易到了该享清福的年纪,竟被自己的女儿质疑配不配花自己的钱。

晚上躺在床上,李大妈翻来覆去睡不着。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床前,她起身,静静地望着窗外的夜色,泪水无声地滑落。

第二天一早,李大妈起得比平时晚了一些。

等她出来时,发现家里已经没人了,餐桌上留着一张纸条:

"妈,我们带小宝去补习班了,中午不回来吃饭,餐桌上有早餐,您自己热一下。"

李大妈叹了口气,把纸条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

她没有胃口吃早餐,简单洗漱后,拿出一半车厘子装进精美的果篮,准备去找王大爷。

小区的花园里,王大爷正在晨练,看到李大妈过来,他笑着迎上前:

"小李,早啊!今天气色不太好,是不是没休息好?"

李大妈勉强笑了笑,把果篮递给他:"没什么,就是有点小事心烦。"

"昨天看到市场上有新鲜车厘子,想起您说喜欢吃,就买了些送您尝尝。"

王大爷有些惊讶地接过果篮:

"这车厘子看着就好,现在得不少钱吧?太破费了!"

李大妈轻声说:"不贵,您尝尝看甜不甜。"

王大爷拿起一颗放入口中,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真甜!李大妈,您太客气了。"

两人在花园的长椅上坐下,聊起了近况。

不知不觉中,李大妈把昨天的遭遇说了出来。

王大爷听完后皱起眉头:"你女儿女婿这态度确实不太好。"

"你的退休金是你辛苦一辈子挣来的,花自己的钱还要看别人脸色,这日子怎么过?"

李大妈苦笑着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他们好像觉得我这把年纪了,就应该把钱都留给他们,自己省吃俭用。"

王大爷摇摇头:"这观念不对,现在好多年轻人都这样,把父母的积蓄当作自己的囊中物。"

"你得跟他们把话说清楚,立立规矩,不然他们会得寸进尺。"

李大妈点点头,心里多少舒坦了些。

和王大爷聊天总是这样,能够直指问题本质,给她极大的安慰。

王大爷忽然开口:"对了,我下周那个同学会,你要不要一起去?都是些退休老教师,人挺好的,你可以认识些新朋友。"

李大妈有些意外,但随即欣然答应:"好啊,正好散散心。"

两人又聊了会儿,李大妈的心情好了很多。

临别时,王大爷再次感谢她送的车厘子,还特意嘱咐她要保重身体,不要太为难自己。

回到家,李大妈开始收拾房间,打扫到女儿的书桌时,她无意中发现了一张银行对账单。

出于好奇李大妈扫了一眼,她顿时就惊呆了。

账单上显示,女儿和女婿每月除了房贷,还有大量信用卡消费,其中不乏高档餐厅、品牌服装的消费记录。

李大妈心中的不平更甚:"他们自己大手大脚花钱,却来说我浪费?"

但李大妈却把账单放回原处,假装自己没看见。

中午,李大妈独自一人吃了简单的午餐。

吃完饭,她接到朋友的电话,邀请她参加下周末的旅游活动:

"云南三日游,两千多块钱,挺划算的,你来不来?"

李大妈想了想,答应了,她决定不再处处顾虑女儿女婿的感受,要为自己活一回。

下午,她去银行查询了一下自己的账户余额。

除了每月的退休金,这些年的积蓄也有一百多万。

按理说,这笔钱足够她安享晚年,根本不需要担心什么。

可就是这些钱,却被女儿女婿牢牢地看在了眼里,他们时时惦记着。

从银行出来,李大妈去了趟超市,买了些小宝爱吃的零食。

尽管跟女儿女婿有矛盾,但她不想影响与外孙的感情,小宝是她现在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源泉。

晚上,一家人都回来了,小宝看到外婆买的零食,开心地抱住她:"外婆最好了!"

李丽看到这一幕,脸色有些不好看,但没有当面说什么。

晚饭时,李大妈提起要参加下周末的旅游活动。

李丽放下筷子,满脸不赞同:"又要出去玩?妈,您这个月都出去多少次了?"



李大妈平静地回答:"就去三天,跟老同事一起。"

张轩宇紧随其后开口:"妈,您年纪大了,出门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

"再说了,出外地旅游要花不少钱吧?浪费那钱干什么呢?"

李大妈已经有些不开心了,但她还是有耐心的回复:

"两千多块钱,不贵,我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有闪失?再说大家都是老熟人。"

李丽插嘴道:"妈,两千多也不少了!您天天这么花钱,退休金再多也不够花啊。"

李大妈放下筷子,眼神凝重的看着女儿:

"我的退休金每月三万八,给你们五千,还帮忙还房贷三千,剩下三万左右。"

"我就算每个月花一万多,还有大把结余。怎么就不够花了?"

李丽有些尴尬:"妈,我不是那个意思。"

"就是觉得您现在一个人,没必要花那么多钱,积蓄留着以后有急用也好啊。"

李大妈控制不住情绪,声音提高了:

"你这是什么话,什么叫一个人没必要花那么多钱?"

"我辛苦了一辈子,现在终于能享受生活了,为什么不能花我自己的钱?"

张轩宇打圆场:"妈,您别激动,我们只是关心您,没别的意思。"

饭桌上的气氛变得格外沉闷,李大妈强忍着心中的不满,默默地吃完了饭。

小宝似乎察觉到了大人们之间的紧张,安安静静地吃着碗里的饭菜,不敢说话。

晚上,李大妈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拿起手机,给王大爷发了条信息:

"今天又跟女儿女婿吵了一架,他们总拿我的钱说事,太累了。"

王大爷很快回复:"别想太多,你心里舒坦最重要,你供他们读书,帮他们结婚,现在还给他们贴补,已经尽到父母的责任了。"

"如果他们还不满足,那是他们的问题,不是你的错。"

这番话让李大妈心里稍微舒服了些。

她回了句"谢谢您的理解",便放下手机准备休息。

忽然,李大妈听到外面客厅传来女儿和女婿的说话声。

李丽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李大妈的耳中:

"我妈每天就知道乱花钱,家里省吃俭用,她倒好,动不动就买这买那。"

张轩宇的声音紧随其后,听在李大妈的耳中格外刺耳:

"你妈退休金那么高,应该多给咱们分担点家用,毕竟小宝上学花钱,咱们房贷那么重。"。

李丽的话语中透露出贪婪,让李大妈十分不悦:

"我看她和那个王老头走得近,该不会把钱都留给他吧?要不要找个机会提前把她的存款转出来一部分?"

张轩宇刻意将声音压低了一些:

"太明显了不好,慢慢来,先让她多贴补咱们家用,少出去乱花钱。"

李大妈听到这里,心如刀绞,眼泪不住地往下流。

她没想到,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女儿,竟然会这样算计自己的退休金和积蓄。

那些年省吃俭用供女儿读书,资助她结婚买房,如今竟换来这样的对待。

悲伤之余,李大妈心中生出一股愤怒。

她下定决心,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不再任由女儿女婿摆布。

接下来几天,李丽和张轩宇的态度变得更加恶劣。

他们时不时提起李大妈的花销,说她不顾家庭只顾自己享受。

李大妈想要买点东西,都要面对他们的冷嘲热讽。

这天上午,李大妈正在厨房准备午饭,李丽走了进来:

"妈,我想跟您商量个事。"

李大妈一边切菜一边问:"什么事?"

"是这样的,小宝下学期要报个奥数班,挺贵的,一个学期一万多。"李丽停顿了一下,"我想问问您能不能帮忙出这笔钱?"

李大妈手中的菜刀顿了一下,心中涌起一股不痛快。

前几天还嫌她乱花钱,今天就来要钱了?

李大妈反问道:"你们不是一直说我乱花钱吗?怎么还来问我要钱?"

李丽脸色一变:"妈,这不一样。小宝是您外孙,他学习重要,这钱花得值,不像您买那些没用的东西。"

听到女儿这话,李大妈终于忍不住发作了:

"我买的东西怎么就没用了?我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凭什么要你们指手画脚!"

李丽一下子也来了脾气,她没好气的反驳道:

"妈,您就是不会过日子,您一个月退休金那么高,不给家里多贴补点,尽去买些没用的东西,太自私了!"

李大妈气得浑身发抖:"我每月给你们家用五千,还帮你们还房贷三千,这叫自私?我供你读书,给你买房子首付,这叫自私?"

李丽理直气壮地说:"那是您应该做的!您是我妈!"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李大妈,她放下手中的菜刀,冷冷地看着女儿:

"既然你觉得那是我应该做的,那现在我做的一切也都是我应该做的。"

"我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需要你们同意,至于小宝的奥数班,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李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妈!你怎么能这样?"

"怎么不能?"李大妈反问,"你们都是成年人了,有手有脚,赚钱养孩子是你们的责任,不是我的。"

李丽气得脸色发白,转身离开了厨房,李大妈独自站在那里,心里既心疼又生气。

她不是不想帮助外孙,只是受不了女儿视自己的付出为理所当然,却对自己的消费指手画脚。

中午,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气氛格外紧张,李丽一直板着脸,不说话。

张轩宇似乎听说了上午的争执,也不太自在。

只有小宝单纯地吃着饭菜,偶尔说几句话,试图活跃气氛:

"外婆,下周是您和外公的结婚纪念日,对吧?"

李大妈愣了一下,点点头:"是啊,下周三,你怎么记得这个?"

小宝天真地说:"您日历上标注着呢,我们要不要给外公扫墓?"

李大妈眼眶微微湿润:"好啊,外婆到时候带你去。"

李丽突然开口:"我和你女婿也一起去,我们应该去看看他。"

李大妈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尽管与女儿有矛盾,但对方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是丈夫的女儿。

饭后,李大妈收拾餐具时,张轩宇走进厨房,欲言又止。

李大妈头也不抬地说:"有事就说。"

张轩宇清了清嗓子:"妈,丽子跟我说了上午的事。"

"我觉得她说话是有点过,但您也别太计较,毕竟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好商量。"

李大妈停下手中的动作,转头看着女婿:

"一家人?一家人就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我没看出你们有把我当家人。"

"妈,您这话就不对了。"张轩宇有些急了:

"您住在我们家,我们照顾您的起居,这不是把您当家人是什么?"

李大妈苦笑了一下:"我每天做饭洗衣,照顾小宝上下学,还要被你们指责乱花钱,这叫你们照顾我?"

张轩宇一时语塞,但很快又换了个话题:

"妈,其实我们最近经济上有点紧张,小宝要报补习班,房贷又那么重,如果您能多贴补点家用,我们会很感激的。"

李大妈看着女婿,心中的失望越来越深:

"我每月已经给你们八千了,还不够?你们自己那么多工资都花哪去了?"

张轩宇辩解道:"妈,现在生活成本高啊。"

"再说小宝的教育投资不能省,您说是不是?"

李大妈点点头:"是,小宝的教育确实重要。"

"但那是你们做父母的责任,不能总是依赖我。"

见李大妈态度坚决,张轩宇只好悻悻地离开了厨房。

李大妈独自完成了餐具的清洗,心里五味杂陈。

她明白,这场家庭矛盾已经无法避免,她必须做出选择,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

几天后,李大妈和王大爷一起参加了老同事聚会。

聚会上,大家聊得很开心,李大妈难得地放松了一下。

一位老同事关心地问道:"小李,最近气色不太好啊,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事?"

李大妈轻描淡写地回答:"没什么大事,就是跟女儿女婿有点小矛盾。"

另一位老同事忍不住感叹道:

"哎呀,现在的年轻人啊,眼里只有钱。"

"我儿子也是,总惦记着我的退休金,好像那是他的钱似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起了各自与子女的矛盾。

李大妈发现,原来很多老人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自己并不是个例。

"我看啊,最好的办法就是划清界限。"王大爷说道:

"钱是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用看子女的脸色。"

大家纷纷点头赞同,聚会结束后,李大妈的心情好了很多。



李大妈决定,不再委屈自己,要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

回到家,李大妈发现女儿女婿正在看电视。

小宝已经睡了,她刚想回房间,李丽叫住了她:

"妈,您坐下,我们来聊一聊吧。"

李大妈犹豫了一下,坐在了沙发上,李丽缓缓开口:

"妈,我和轩宇商量过了,我们确实不该对您的消费指手画脚,毕竟那是您的钱。"

"但是,您看能不能考虑多帮我们分担一点家庭开支?毕竟小宝正在成长期,需要的投入很大。"

李大妈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女婿,明白他们这是转变策略了。

李大妈问道:"我每月已经给你们八千了,还不够吗?"

张轩宇解释道:"妈,房价那么高,我们每月房贷就要一万多。"

"再加上车贷、小宝的学费,确实压力很大,如果您能把房贷全部承担起来,我们会轻松很多。"

李大妈心里一阵冷笑,果然,他们只是换了种方式来要钱。

李大妈直言不讳:"你们的房子是你们自己买的,房贷也应该你们自己还。"

"我之前主动承担一部分,是因为想帮你们,但这不是我的义务。"

李丽忍不住提高了声音:"妈,您怎么这么自私?"

"您一个人有那么多钱,难道都要自己花完吗?不留给家人吗?"

"自私?"李大妈被这个词再次刺痛:

"我辛苦工作几十年,退休金是我应得的,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这叫自私?"

李丽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紧解释:

"妈,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是希望您能多为家庭考虑一下。"

女儿虚伪的话让李大妈忍不住冷笑一声:

"家庭?我看不对吧,在你们眼里,我不过是个提款机罢了。"

"前几天你们还说我乱花钱,今天就来跟我要钱。这种前后矛盾的态度,真让人心寒。"

李丽和张轩宇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李大妈站起身,语气坚决:"我告诉你们,我的钱我自己做主!"

"从明天开始,我会减少对你们的经济支持,房贷我会帮你们还,但是每个月三千的零花钱没了!"

"你们都是成年人了,该学会自己负责。"

说完,李大妈转身回了房间,留下目瞪口呆的女儿女婿。

第二天,李丽和张轩宇对李大妈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

他们不再主动跟她说话,偶尔交流也是公事公办的口吻。

李大妈不以为意,依旧按部就班地生活,该做什么做什么。

这天是李大妈和已故丈夫的结婚纪念日。

一大早,她就去菜市场买了很多食材,打算做一桌丰盛的晚餐,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早餐时,李大妈对外孙说:"小宝,今天放学外婆接你,我们一起去给外公扫墓好不好?"

小宝开心地答应了:"好啊!"

一旁的李丽冷冷地说:"我和轩宇下午没空,你们自己去吧。"

李大妈点点头,没说什么,她知道女儿在生气,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下午,李大妈接了小宝去墓园,小宝很懂事,帮外婆擦拭墓碑,献上鲜花。

李大妈站在丈夫的墓前,轻声诉说着这些年的变化,眼泪不住地流下来。

小宝小声地对着墓碑说:"外公,我很想你外婆也很想你,但你放心,我会好好陪着外婆的。"

李大妈听了,心中一暖,轻轻摸了摸外孙的头。

回家后,李大妈开始准备晚餐,她做了丈夫生前最爱吃的几道菜,还特意买了一瓶好酒。

她记得丈夫生前喜欢小酌一杯,每逢节日总会买点好酒。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李大妈倒了一杯酒,放在丈夫生前常坐的位置上。

李大妈对小宝说:"今天是我和你外公的结婚纪念日,我们结婚四十周年了。"

小宝十分懂事的回应:"外公一定也很想念您。"

李大妈点点头,举起酒杯:"大家一起敬你外公一杯吧。"

小宝拿起果汁,李大妈刚想碰杯,李丽却突然冷笑一声:

"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些虚的,不如把这些钱省下来贴补家用。"

张轩宇也跟着说:"是啊,妈,这瓶酒多少钱?还不如买点排骨。"

李大妈听到这话,脸色一下子变了。

她放下酒杯,直视着女儿和女婿,心中积蓄多时的怒火终于喷发:

"我这一辈子辛辛苦苦工作,退休金是我应得的。"

"我花自己的钱买什么东西,不需要别人来评判配不配。"

李丽和张轩宇显然没料到母亲会这样反应,一时愣住了。

李大妈当场宣布道,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从下个月开始,我不再帮你们还房贷了,我的退休金,我自己支配。"

这个决定如同平地惊雷,震惊了在座的所有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