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公务员的选择中,总有一个抉择恰好站在了大学生人生的岔路口,那就是到底要考市直岗位甚至是省属单位,还是去考那些所谓的基层岗位。这两者为何各有优势呢?因为基层岗位一般对分数要求较低,适合一些普本学生报考,并且乍一看,其竞争也是比较小的。

大家总会考虑性价比这个问题,如果考一年就能考上工商等岗位,那么何必再多花几年去角逐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岗位呢?可是真正考上基层岗位的学生才发现一个“真理”:为何考公务员要体测?原来在基层的时候,你跑得快也是一种本事。



“后悔考基层了”,女孩晒入职一年对比图,泪流满面不复当年笑脸

基层岗位对大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只是大家在没有社会经验时连这一点都忽略了。比如在外网上看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案例,有人说自己当年觉得体检没必要,现在才知道跑得快太重要了。

他给村里的老光棍做协调时,人家要追着打他,他吓得跑出了自己800米的最好成绩。还有人说村里一些无赖虽是低保户,这倒没啥,但自己不找工作,还埋怨当地工作人员不给他找媳妇儿,这种事儿在基层简直比比皆是。



于是就有很多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学生考上了体制内工作,原以为会很开心,可是短短一年甚至几个月后,他们就要哭着说后悔不想干了。网上就有这样一个女大学生,她拿出鲜明的对比视频,一年前她刚考进体制内,开心得溢于言表。

可是一年后,她晒出了自己正在流泪的视频。据说她整天以泪洗面已成常态,脸上也长满了痘痘。她原本全心全意想为基层的人服务,但最后更多的是被打骂、被无端问责,变成了别人舒缓情绪的发泄口。



而这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伤害,最后别人拿她来发泄,她就感觉不到自己工作那份光荣的价值了。

而且基层岗位很有可能需要驻村工作,所以很多大学生一天24小时都得待命,并且毫无怨言。一旦自己想后悔了,就想一想,前辈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这真的就如同围城一般。

但更让人感到自嘲的是,圈内人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是拼了命考进去的,那你工作的时候也只能拼了命地干,但如果你是轻轻松松进去的,那你工作也会是轻轻松松的,参考董小姐就知道了。



但这个时候后悔的大学生真的能轻言放弃吗?我们先来讲讲利害关系吧

首先从奉献的角度来讲,大家默认一个大学生是考虑到了奉献的代价之后才去考基层岗位的。你考上来了,就意味着当年这个岗位有了填充的人手,可要是这个时候大学生们无端辞职,那么对当地的人手安排肯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且越是基层贫困的地方,就越承受不了这样的人事变动带来的各种压力。另一方面,从不利的角度来讲,大学生们如果自己主动考公又要辞职,那么就会被记入信用档案。



大家肯定抱有这样的想法:辞了这个基层岗,可以去考其他更好的单位,比如市直单位,但三年内甚至五年内都没办法继续参加考试了。还有,一入职就签署了一份服务协议,五年内是不允许学生们调岗或者参加遴选的,这就等于把年轻的学生紧紧地锁在这个岗位上。

因此,千错万错,错在自己当年不该在不了解岗位的情况下就盲目跟风报考,还是得依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去选择。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