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带着孩子学英语,为了让孩子能够坚持每天学英语,我还特意做了一个打卡的表格。坚持了两个月,按理来说已经坚持了2个21天,习惯应该养成了,但效果并不如我预想的那样。
我发现有了打卡表格,每天晚上我会问孩子,“有没有打卡”。
其实这样的问话,本身就有一定的问题,会引导孩子过度的关注打卡的行为。
事实也正如我想的那般。我问孩子:“今天学了什么”,孩子支支吾吾的说不清123。
意识到这点以后,我就改变了问话的习惯。改为:
- “今天英语学了什么?”
- “今天掌握了哪些英语知识?”
- “记住了哪些英语单词?”
强化孩子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逐渐弱化打卡的行为。
因此,对于每天打卡这种行为,可能会培养孩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但是我们培养孩子这种好习惯的目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就像我让孩子坚持英语打卡,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英语成绩,提高他的英语水平。
但我们坚持打卡两个月,因为当时我注重形式,忽视了最终的目标。
等我反应过来,考察孩子学到了什么,发现孩子英语进步非常小。
学习路上,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相当于我们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成本。
那如果家长想通过打卡的行为,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我个人建议:
- 不能只看打卡表格,觉得打卡了,就ok了。
- 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今天学到了什么,有哪些进步?
其实在孩子跟家长复述的过程中,他也在无形的复习、总结和加深印象。
然后我想说,类似打卡这样的工具,正确使用还是很好的。但是家长不能完全发放手,只看表格不检查孩子的进步和学习内容。
时间长了,通过用表格约束行动力的孩子,可能会产生侥幸心理,有偷懒的行为。
希望我的弯路,大家少走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