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了半个月,特朗普终于等到中方递来的梯子,中方表示在5月9日-12日访问瑞士期间,站在全球利益和美国业界、消费者强烈呼吁的基础上,同意与美方代表在瑞士进行会谈。

没想到就是这个简单的回应,特朗普突然觉得自己又行了,又开始管不住嘴巴强硬表态,结果仅仅过了几分钟,打脸的事情就来了......



特朗普的算盘与鲍威尔的“冷水”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瑞士的钟声还没敲响,特朗普的“战鼓”却先擂得震天响,明明是美方多次请求才有的对话,他却偏说“美国不需要协议”,一时间,全球哗然,对特朗普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嗤之以鼻。

特朗普这番操作,可以说是老套路了,先摆出“我最强”的姿态,宣称是中国求着谈,还咬死145%的高关税不松口,就是想在谈判桌上先声夺人,也为自己留足后路,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觉得自己的面子不能丢。



自打4月份那个“对等关税”行政令一出,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就没低过,特朗普反复念叨,关税是他逼中国在技术转让、市场准入这些敏感问题上让步的“撒手锏”,会谈前再耍这套,既是给国内选民看的,也是想在国际上继续吓唬人。

然而,中方似乎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外交部点明了是“应美方请求”,商务部也划出了“平等互惠”的红线,警告美国别拿谈判当施压的工具,毕竟美方惯用的伎俩我们已经十分清楚,临阵变卦更有如家常便饭。



中方一直强调“关税战没有赢家”,要谈可以,但得平等对话,别总想着威胁讹诈,这次去瑞士,中国摆明了是综合考虑各方期待和自身利益,可不是去单方面妥协的,甚至可以说是在访问瑞士期间,顺道给美国搭上一个台阶,结果还差点被特朗普给踩空了。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强硬表态话音刚落没几分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在货币政策会议上唱起了“反调”,美联储宣布利率不变,还说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在增加,失业率看着还行,但通胀居高不下,而且失业和通胀一起往上走的风险都在冒头。



鲍威尔更直言不讳,特朗普怎么说“根本不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美联储只看经济数据和风险,才不给白宫的贸易政策可能捅出的篓子“兜底”,这话一出,美股立马掉头向下,美元也跟着晃悠起来。

那么,特朗普到底是真有底气,还是夜郎自大?



经济数据打脸

说起来,美国经济到2025年初已经有点蔫了,第一季度GDP不增反降,意外缩了0.3%,这可是2010年以来的头一回负增长,跟市场原先预估的增长0.4%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经济数据一掉头,关税政策的锅甩不掉,关税推高了美国通胀,据说有4.8%那么高,老百姓生活成本跟着涨,经济活动也往后退,就业也受影响。

特朗普最近频繁批评美联储,指责其“政治操弄”,甚至暗示要更换鲍威尔,目的是迫使美联储降息,以改善经济数据,然而,鲍威尔并未屈服,美联储已经三次拒绝了总统的降息要求。



现在,特朗普面临着尴尬局面:国内央行不配合,国际竞争对手保持冷静,似乎只有“关税牌”可以打,但这张牌的效果却越来越差,有报道称,高关税导致洛杉矶港的船运量一度大幅下降35%,华尔街的股价也只能依靠“中美可能谈判”之类的消息勉强维持。

鲍威尔也承认,关税的负面影响“比预想的要大”,要是再这么大幅加下去,通胀、经济放缓、失业率都可能往上窜。



美联储之所以不先降息来对冲风险,原因是通胀预期还没稳住,特朗普的政策短期内可能把物价抬上去,但如果市场觉得关税只是暂时影响,那现在急着降息,反而可能让中长期的通胀压力更大。

这左右为难的局面,逼得美联储只能“看数据说话”,接下来怎么干,还得盯着关税谈判怎么走,经济数据到底怎么样。

与此同时,中国这边就显得淡定多了,外交部一句“应美方请求”,就把会谈的主动权轻轻拨了过去,商务部那句“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更是把底气亮了出来。



这份从容可不是凭空来的,中国有超过50万亿的内需市场撑着,新能源产品对美国出口也达到153亿美元,更关键的是,通过RCEP这类区域合作,东盟已经成了中国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后盾。

有美国智库就分析,中国的“双循环”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把关税的冲击给消化了,面对美国的关税壁垒,中国在稀土出口、半导体国产化(据说已经到了45%)这些方面也没闲着,对东盟的出口额甚至还涨了17%。

美国当然也知道这样的局面不好,仅凭自己想要安稳度过这次关税战有点不太现实,可惜特朗普一看自己的朋友圈,完蛋,全被屏蔽了!



“队友”不好拉

这场戏的观众可不止中美两国,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欧洲的调门也变了,想当初,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他可没少敲打欧洲盟友,什么“内部腐烂”、“不配当盟友”的话都说出口了。

谁知到了5月7号,画风突变,张口就是“美欧仍是同一阵线”,这脸变得比翻书还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美国这是单打独斗有点吃力,又想拉欧洲兄弟入伙了。

可惜,欧洲似乎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欧洲议会前不久刚跟中国取消了交流限制,法国也正眼巴巴盼着跟中国搞高级别经济对话,中欧之间的经济往来那么密切,欧洲在要不要完全听美国指挥这件事上,自然要多掂量掂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机构,也公开批评美国的关税政策简直是“灾难性”的,特朗普之所以这么强硬,说白了还是经济上的难处和政治上的压力给逼的。

美国的企业,特别是那些跨国公司,都在赶紧调整供应链,好躲开风险,比如特斯拉就跑墨西哥建厂去了,美国半导体行业也叫苦,说贸易摩擦可能让他们损失上千亿美元。

短期看,为了躲开关税,进口一度暴增,但这反而是给长期经济埋雷,而美国消费者呢,直接面对的就是东西变少、价格飞涨。



这一连串看似乱糟糟的反应,恰恰说明美国内外都矛盾重重,高利率加上贸易战,已经让美国制造业萎缩,消费者信心也跟着掉,这无疑让特朗普政府想压中国的经济底气更不足了。

要是美方还迷信“关税武器”那一套,恐怕为此付出的经济代价只会越积越多,而全球市场,也得在这场充满不确定性的政治游戏里,跟着担惊受怕,接下来怎么走,就看特朗普还怎么选择了,你觉得呢?



信息来源:
第一财经2025-05-07《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
金融界2025-05-08《鲍威尔发布会问答全文:等等看,不会先发制人降息》
京报网2025-05-09《特朗普:跟鲍威尔打交道就像“对着一堵墙说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