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在国际舆论场炸开了锅。

一些美媒公然放话:“若中国不偿还百年前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 7843 亿美元!”

这种说法听起来有点儿匪夷所思,毕竟现在是2025年了,谁还讨论百年前的旧账?更别提那个年代,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们在中国可没少干过不平等条约的勾当。

美国媒体究竟为何会抛出如此荒诞不经的言论?他们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呢?



"百年旧债"是怎么回事?美国在玩什么把戏?

要弄清楚美媒此番言论的荒谬本质,我们得先把目光拉回到百年前,从清朝末年的义和团运动说起。

1899年到1900年,这场运动在华北闹得挺大,反洋教、反外国势力是主调。结果事情失控,1900年6月,北京使馆区被围,8月八国联军打进来,清政府扛不住,只能低头。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清廷签了《辛丑条约》,这是一份赔款协议,中国得掏出4.5亿两白银,折合当时的3.33亿美元,分39年还清,年利息4%。

这笔钱用海关税收担保,直接把清政府的财政压得喘不过气,老百姓的税负也跟着加重。

美国在这笔赔款里分到了3293万两白银,大约2400万美元。

不过到了1908年,美国发现自己当初算得有点狠,实际损失没那么高。

于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拍板,决定退还一部分赔款,具体是1100多万两,约1200万美元。



这钱没白退,美国提出拿它资助中国教育,后来就有了清华学堂的雏形,也就是现在的清华大学,还搞了个留美预备项目,1909年第一批学生就去了美国。

再往后,到了1943年,二战期间中美关系正紧。

中美签了个新条约,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亲自点头,放弃了《辛丑条约》下剩的赔款要求。

这份条约明确写着,美国不再追究1900年义和团事件相关的任何债务。这事儿不光是废除了赔款,还顺带取消了美国在华的治外法权,算是个平等合作的信号。

1943年1月11日条约签完,当时的国民政府领导人蒋介石也挺重视,认为这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所谓的"百年旧债",还包括1911年至1942年间,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发行的一系列债券。

其中主要提及的是湖广铁路债券。

1911年,清政府为筹资修建湖广铁路(含粤汉铁路、川汉铁路),向美、英、法、德四国发行了总额为600万英镑的债券,年息5厘,期限40年。

没想到,这一借款却引发了轩然大波,三省民众随即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抵制清政府出卖铁路主权。

这场运动最终引发了武昌起义,进而促成了辛亥革命。



民国成立后,曾按期支付过利息,直到1938年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停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国际法中"恶债不予继承"的原则,中国不再承认这些带有明显不平等性质的旧债。

1979年,几名美国债券持有人向美国法院起诉中国政府,要求偿还湖广铁路债券。

经过曲折的法律程序,1987年3月,美国最高法院最终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此案才得以了结。

所以,按历史账本看,《辛丑条约》的赔款早就不是问题了。1908年退了一部分,1943年剩的也全免了。

这百年前的债务,到这儿算是正式清零了。

然而,近年来美国一些债券持有人却声称,中国应当偿还这些清朝债券,金额约为1.6万亿美元。这种行为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敲诈!

这些所谓的"债权人"主要是美国投机者,他们以极低价格从二手市场收购了这些早已作废的债券,现在却想借此大发横财。

他们明知道这些债券早已失效,却还要拿出来说事。美国政府虽然表面上不直接介入,但实际上却在暗中支持这些投机者,为何?说白了,就是想给中国施压,在中美关系中捞取更多好处。

美国在历史上干过不少这种事。

2019年,时任总统特朗普就曾暗示中国应该偿还"历史债务"。



现在特朗普又回来了,这一招又被翻出来用。这种做法,说到底就是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是制约中国发展的一种手段。

简单说,美国这是在玩双重标准。

他们要求中国履行百年前的"债务",自己却对欠中国的钱闭口不提。这不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7843亿美元从何而来?背后有什么真相?

截至2025年2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7843亿美元,这是过去十几年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的结果。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月增持美国国债235亿美元,连续增持趋势明显。但从长期来看,自2022年开始,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总体呈减持趋势,从高峰时期的1.3万亿美元降至现在的水平。

这笔国债资金与历史债务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是现代国际金融市场的正常交易。

美国国债全球流通,信誉靠的是美元地位和美国经济实力。中国减持美债也不是啥新鲜事,特别是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后,中国一直在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减少对美债的依赖,增加黄金和欧债等资产配置。



2025年4月,德意志银行证实,确实有中国客户减持美国国债,转而购买欧洲债券。

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高管表示,"中国投资者在投资组合中降低美元资产的比重,进行多元化配置",他们对欧洲市场的兴趣正在上升。

这反映了中国投资者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警惕,以及对全球资产配置多元化的理性需求。

其次,还有历史上美国欠中国的战争赔款。二战期间,中国是主要盟国之一,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巨大牺牲。

1943年,美国在《中美关于放弃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条约》中承诺向中国提供经济援助,但后来并未完全履行。按照当时的协议和现在的汇率换算,这笔款项约为785亿美元。

第三,还有美国侵占中国财产的赔偿。1950年美国冻结了大量中国在美资产,价值约为数十亿美元。经过75年的复利计算,这笔钱早已增值到了惊人的数字。

第四,美国在华企业多年来从中国赚取的巨额利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不公平贸易和知识产权盗窃获得的。据估算,仅此一项,美国就欠中国数千亿美元的"道义之债"。

但无论如何变化,美国国债仍是美国政府的合法负债,必须按时支付利息和本金,这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规则。

若美国敢于赖账,将面临全球性的信用危机,这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基础所不允许的。



美元霸权:美国的护身符还是负担?

美元霸权是美国敢于玩这种把戏的根本原因。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美元给了美国"印钞即创富"的特权。他们可以通过印钞来转嫁国内危机,让全世界为美国的过度消费买单。

2020年疫情期间,美联储疯狂"开动印钞机",导致全球通胀飙升。

仅在2020年3月至2022年初,美联储就印了近5万亿美元。这相当于什么概念?相当于把美国历史上200多年发行的货币总量增加了近30%!这种疯狂的印钞行为,本质上就是对全球财富的一种掠夺。



美元霸权还表现在国际支付系统上。

美国可以随意使用SWIFT系统制裁他国,如俄罗斯就曾遭受过这种制裁。中国也一直面临着类似的威胁。这种金融武器化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公平原则。

但美元霸权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美国经济日益依赖债务,国债规模已经突破35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超过130%。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仅支付国债利息一项,2024财年美国政府就要花费约1.3万亿美元,超过了国防预算。这种情况长期下去,美元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最新数据显示,美债规模已增至36.2万亿美元,占美国GDP比重高达123%,远超国际公认的60%警戒线。

2025财年美国约有9.3万亿美元的公共持有债务将到期,高额负债加重美国联邦利息支出,2024财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高达882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9520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去美元化"。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等金砖国家已经在建立替代性支付系统,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沙特阿拉伯也在考虑用人民币结算部分石油交易。这些都是对美元霸权的重大挑战。

美国现在就像是坐在债务火山上的帝国,表面风光无限,内里却已千疮百孔。他们拿"百年旧账"说事,不过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掩盖自身经济困境罢了。



美媒炒作的"债务对杠"到底咋回事?

那美媒为啥突然拿这事儿说嘴?事情得从近年中美关系说起。

2018年贸易战打响,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关税,中国则反击,同时减持美债。

2024年至2025年,中美关系更加紧张,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推出极端关税政策,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国内有些政客和媒体开始翻历史旧账,想找筹码。

面对这样的财政压力,有一部分政客和媒体提到了湖广铁路债券,声称中国欠了美国一堆钱,连本带利算下来得1.6万亿,还扯上《辛丑条约》的赔款,威胁说中国不还旧债,美国就不认7843亿的账。



这说法乍一听挺唬人,但仔细一查就露馅了。

先说湖广债券,那是清政府发的,后来民国时期还过一部分,剩下的在新中国成立后就不认了。为啥不认?国际法上有个原则,国家继承不一定得背前朝的不平等债务,何况这些债权是列强强加的产物。

1949年新中国建国时就声明,不承认旧政府的不平等条约和债务,这在国际上是有共识的。美国法院也曾在1987年判定中国对这些旧债不负偿还义务。

再说《辛丑条约》,前面说了,1943年美国自己签字免了赔款,哪来的"中国不还"一说?

至于7843亿美债,那是两国政府和市场间的合法交易,跟百年前的旧账没任何联系。国际法学者早就指出,把历史债务和现代国债混为一谈,完全是胡扯。

金融专家也警告,美国要是真敢不认国债,美元霸权就得崩,全球经济跟着遭殃。



截至2025年5月,美国多次威胁或实施对中国的关税措施,2025年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随即宣布,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这种贸易战的背景下,美媒拿历史债务说事,明显是为美国政府的极端关税政策寻找借口和舆论支持。

2025年春,中国外交部也正面回应过,说这些所谓的历史债务毫无依据,就是无稽之谈。主流国际社会也没支持美国这套说法,美国自己的财政部也没敢真拿七千多亿美元开玩笑。

但无论美国舆论怎么炒作,现实中的美国政府并不敢真正拿"不认账"或"赖账"开玩笑,因为这将动摇美元和美债的国际信用基础。

在全球金融市场高度关联的今天,赖账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美债作为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石,一旦信用崩塌,将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将首当其冲。



中国的立场与应对之策

面对美国的"债务对杠",中国始终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首先,中国坚持不承认旧中国政府留下的不平等条约和债务,这是国际法上的"恶债不予继承"原则,也是新中国一贯的立场。

其次,中国积极调整外汇储备结构,逐步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

数据显示,中国正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扩大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2025年初,外资净买入中国债券创历史新高,这表明国际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信心在增强。

第三,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包容的国际经济秩序。面对美国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经贸体系。

第四,中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这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面对美国媒体炒作的所谓"历史债务"问题,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那些所谓的历史债务完全是无稽之谈,没有任何法律依据;而美国欠中国的7843亿美元国债是真实的国际金融交易,美国有义务按时偿付。



结语

这场关于"百年旧债"与"7843亿美元"的争论,本质上不是一场单纯的经济纠纷,而是一场大国博弈的缩影。美国试图用这种方式在中美关系中获取更多筹码,但这种伎俩早已被世人看穿。

从清朝到现在,中国走过了从积贫积弱到崛起振兴的百年历程。

曾经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债务,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记忆,也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动力源泉。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旧中国,而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强国。

历史不会忘记,新中国成立之初,正是美国带头对中国实施经济封锁,妄图扼杀这个东方大国的发展。

然而七十多年过去了,中国不仅没有被封锁垮,反而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足以证明什么才是真正的实力。



如果美国真要翻旧账,那咱们就把所有的账都算个清楚。美国欠中国的,何止这7843亿美元?那些被掠夺的文物、那些不平等条约下的赔款、那些伤亡的中国军民,这笔账该怎么算?

美国媒体炒作所谓的"历史债务",反映了某些势力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和不安。

这种小把戏,在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中国不会被这种毫无根据的威胁所吓倒,也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发展道路。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赢得尊重;只有和平发展,才能实现共赢。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说到底,这场争端反映的是一个衰落帝国的焦虑与一个崛起大国的自信。

美国需要明白,21世纪的世界早已不是他们可以独霸的了。国际秩序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和公正的基础上,而不是一国的霸权与任性。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打压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的同时,努力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有利条件。

未来的世界,终将是多极化的世界。美元霸权的日渐衰落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美国与其花心思搞这些小动作,不如认真思考如何与中国等新兴大国和平共处,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这才是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

参考资料

  1. 美国财政部. (2025年4月). 《美国国债持有情况月度报告》. 华盛顿:美国财政部.
  2. 中国外交部. (2024年12月). 《中美关系历史与现状》. 北京:中国外交部.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25年3月). 《全球金融稳定报告》. 华盛顿:IMF出版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