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拉松的赛场上,凡是跑过马拉松的人都清楚,跑在第一集团的前几名选手,往往会有专门的安保车辆和摄像在前方开道,为他们一路保驾护航。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马拉松的队伍末尾,那最后一名选手,居然也能享受到这般“优厚待遇”,甚至其遵循的规则比第一名还要严格!

且先给诸位看这样一张照片:



瞧这阵仗,是不是觉得太过强大?

相比之下,冠军选手固然风光无限,可最后一名选手这架势,反倒让我觉得充满了别样的仪式感。

面对这样的场面,不知您是否曾想过体验一次跑最后一名呢?

不过,有人却认为跑最后一名实在是太丢脸啦!

但实际上,跑最后一名真的丢脸吗?

要知道,您能够勇敢地站在马拉松的赛道上,就已经超越了身边至少 95%的人。

跑步,归根结底是一项运动,所谓的最后一名,不过是被竞赛赋予了特定的意义。

第一名无疑有着令人瞩目的光鲜亮丽,他们凭借着不可否认的天赋以及不懈的努力,确实值得称赞,更是马拉松精神的象征。

然而,最后一名同样有着自己的咬牙坚持。

这种不放弃、持续奋斗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为其点赞,这也是马拉松那种不服输精神的真切体现。



既然全马的完赛时间已定在 6 小时,半马的完赛时间定在 3 小时,那么就应当允许最后一名以这样的形式存在。

只是,在网络上,有众多人看到上述这些照片后,表现出了极度的反感。

有人说道:“跑不动就别跑了呀,还让后面那么多的救护车和收容车跟在身后,真觉得脸上有光吗?”

也有人表示:“既然跑不完马拉松,那为何还要报名呢?跑最后一名这么慢,难道就是为了吸引他人的关注吗?”

甚至还有人直接恶语相向:“全市人民都在等着为您解封道路,跑不动就别跑了呗!”

身为一名跑者,如果站在马拉松赛道上的最后一名是您,您会作何感想?难道我在规定的时间内坚持不懈地跑完,就成了一种过错吗?



在有的马拉松赛场上,最后一名选手居然还会有人直接劝导其登上收容车。

这对于参赛者的心理会造成多大的压力啊!

您不加油鼓劲也就罢了,还劝导他人放弃比赛,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倘若一场赛事连既定的规则都不尊重,那举办这场赛事的意义究竟何在?只要还未到关门时间,任何一名参赛选手都完全有资格继续勇往直前。

总之,站在小编的立场,我坚信人人都有享受赛道的权利,哪怕是最后一名。

只要我还在规定时间内,哪怕我就是一步步地走,您也应当尊重我的选择。



就比如曾经有一位年逾花甲的跑者,他在马拉松比赛中一直处于末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坚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比赛。

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很多人,让大家看到了马拉松不仅仅是速度的较量,更是对自我的挑战和坚持。



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位在马拉松赛道上坚持的选手,无论他们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因为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马拉松的精神。

有时候,我们不妨大胆地去尝试体验一把成为最后一名。

即便要用 6 小时才能走完,那也依然算是完赛!

要知道,更何况最后一名所拥有的仪式感相比起第一名而言,显得更具排面呢!

当然,这仅仅只是小编的一句玩笑话罢了!

毕竟,依据自身的能力去参加马拉松比赛,确保安全完赛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