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网报道,以色列国防军派遣 30 架战机,长途奔袭 2000 公里,对也门荷台达港及其周边地区展开大规模空袭,攻击次数至少达 48 次。以色列此次军事行动有着明确的导火索。在过去一个半月里,也门胡塞武装对以色列本土目标发起了一系列袭击,共计发射 27 枚弹道导弹。尤其是 5 月 4 日上午,一枚弹道导弹精准命中本・古里安国际机场附近,爆炸形成的弹坑直径约 25 米,致使大量航班延误,给以色列民航业与国家安全带来沉重打击。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迅速做出强硬回应,扬言将对伤害以色列的势力予以 “7 倍还击”。
空袭画面(资料图)
为实现 “报复”,以色列空军精心策划了此次空袭行动。从公开信息可知,此次行动的主力是 30 架 F-15I 重型多用途战斗机,该机型作战半径远,具备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能够携带精确制导武器对目标进行精准打击。为确保战机能够长途奔袭 2000 公里并顺利执行任务,以色列空军同步部署了空中加油机群,为战机进行空中燃料补给,还出动电子侦察机,实时监控战场态势,构建起一套完整的作战支援体系。
据阿拉伯媒体 Arabia 新闻网报道,以色列空军对荷台达港实施了饱和攻击,投下约 50 枚精确制导炸弹,致使港口主要基础设施遭受毁灭性破坏。码头起重设备、仓储设施、燃料储备库等被夷为平地,港口 70% 的设施陷入瘫痪,基本丧失运转能力。此外,港口周边的炼油厂、电站等重要设施也未能幸免,同样遭受重创。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坐镇国防部作战指挥中心,全程监控行动进程,其安全团队现场进行战术评估与指令调整,可见以色列对此次行动的重视程度。
空袭画面(资料图)
此次空袭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令人痛心。萨巴・赫斯特媒体报道显示,空袭已造成至少 4 人死亡、29 人受伤;而胡塞武装卫生部门发言人阿尼斯・阿斯巴希称,死亡人数已激增至 21 人。除人员伤亡外,荷台达市电力网络在持续轰炸下彻底瘫痪,当地医院因备用电源匮乏,运转陷入困境,医疗物资输送也受到严重阻碍,本就脆弱的也门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恶化。据联合国数据,也门已有超 60% 人口依赖援助生存,此次荷台达港被破坏,将使更多民众面临生存危机,可能引发新一轮难民潮。
值得关注的是,美军在此次冲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色列第 12 频道透露,此次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目标的打击行动,是以色列军队与美国军队经过战略沟通与协调后共同开展的。在以色列空袭之前,美军对胡塞控制的 Ras Issa 港口发动 29 次轰炸,导致 70% 设施损毁;在以色列战机实施空袭的同时,美军也对胡塞武装的其他目标发动了协同攻击。自 3 月 15 日以来,美军累计对胡塞武装发动超千次空袭,其深度介入冲突,意在强化地区威慑,遏制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胡塞武装(资料图)
面对以色列和美军的联合打击,胡塞武装迅速做出回应。5 月 4 日,胡塞武装发射的高超音速导弹成功突破以色列 “箭 - 3” 与美军 “萨德” 双重反导系统,击中特拉维夫国际机场,展示了其强大的军事能力。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宣称已 “锁定以色列所有机场”,并表示将继续对以色列本土发起袭击,后续反击将更加猛烈。这表明胡塞武装不会轻易屈服于外部压力,地区冲突有进一步升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