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对话在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总统特朗普却抢先“隔空喊话”,要求更改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定位。
贝森特
甚至还强调,这次中美会谈能不能成功,是由特朗普决定的,对于贝森特的大放厥词,中方也是直接戳穿,直言“这对话,是美国求来的”。
美国的这番操作,也是给本就冰封的贸易关系再添变数。
特朗普
先声夺人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众议院听证会上,人是确认了要谈,可具体谈啥,嘴巴严实得很,反倒是把枪口对准了中国的国家定位,直说中国经济块头那么大,再顶着“发展中国家”的帽子享受优惠待遇,不合适。
美国财长贝森特
几乎同时,特朗普本人也发话了,想让美国调低现有关税来促成谈判?门儿都没有,那高达145%的关税壁垒,纹丝不动,至于谁先提的谈判,特朗普更是不屑,话里有话让中方“查查记录”。
这一唱一和,明摆着是想在谈判前给自己壮胆,摆出强势姿态,特朗普政府,尤其是特朗普自己,早就看中国“发展中国家”这身份不顺眼了。
特朗普
从竞选到执政,他翻来覆去地说这身份让中国在国际贸易里“占了大便宜”,说白了,骨子里还是那套贸易保护主义。
现在老调重弹,显然是套组合拳,想把中国塑造成一个“假装”的发展中经济体,这么一来,先前单方面加的关税好像就“合理”了,甚至为以后更狠的贸易动作也埋下了伏笔。
在特朗普看来,眼下的制裁可能只是“开胃小菜”,他的大目标是逼中国在接下来的谈判桌上吐出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名为摘帽,实则下套
美国干嘛非要撕掉中国“发展中国家”这标签?这背后可不光是经济账,其一,这是施压,逼中国扛起远超目前发展阶段能承受的国际责任和义务。这无疑会大大增加中国的发展成本,拖慢中国前进的脚步。
世界贸易组织的规矩里,发展中国家在某些方面确实能有点缓冲期或者灵活性,比如履行《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某些条款,可以多点准备时间,或者在某些补贴政策上有点空间。美国这么干,就是想把这些空间给挤掉。
这也是分化,把中国强行划到“发达”国家堆里,美国想削弱中国在金砖国家、七十七国集团这些平台上的影响力。
这些平台,很大程度上是靠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诉求建起来的。中国“身份”一变,在这些组织里说话的底气和天然正当性就可能打折扣。
再往深了看,美国是想借这个由头,把全球经贸规则的天平往自己这边拨,重新抢回世界经济格局里的老大地位。
拜登政府那会儿也吵吵过这事,2023年美国参议院外委会还真通过了一个议案,要政府推动在国际上把中国重新定位成“发达国家”,看来,这招儿他们是打算一直用下去。
可话说回来,一个国家到底发展到哪一步了,难道是外人一句话就能定的?按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明明白白还在发展中国家范畴里。
中方也说了,中国人均GDP连美国的五分之一都不到,在全球也就是个中等偏后,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产业升级这些深层次问题还一大堆。
这些硬邦邦的数字和现实,才是判断一个国家发展阶段的根本,美国那套说辞,更像是谈判桌上吓唬人的,想先占点便宜,多捞点筹码。
戳穿美国胡言乱语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国可没选择当闷葫芦,美国高官话音刚落没多久,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就接连发声,清清楚楚亮明了三点核心立场,这反应速度,这坚定态度,意味深长。
关于这次会谈的缘起,中方明确指出,瑞士的经贸磋商是应美国的要求才启动的,中方经过仔细考虑后才决定参与。
这句话直接否定了特朗普政府关于谈判发起者的说法,也揭示了美国试图营造的“中国急于谈判”的虚假印象。
特朗普政府过去常常吹嘘各国争相与他谈判,甚至声称“等着中国电话”,但实际情况是,在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面临挑战的背景下,美国的单边主义并未能如其所愿,反而在中国的强硬姿态和多方博弈下,美国不得不主动寻求对话机会。
美国财政部长在提及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时,也透露了特朗普政府正计划对部分中国输美日用品,如儿童安全座椅、婴儿推车等,启动关税豁免,这一细节似乎也暗示了美国在恢复部分贸易方面存在内在需求。
中方再次强调,坚决反对美国滥用关税壁垒,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这原则立场,中国一直没变过,中国很清楚,贸易摩擦没赢家,对话协商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但这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并且中方把话挑明了:绝不接受美国“说一套、做一套”的把戏,更不会拿核心原则立场去换什么协议,这种“硬碰硬”的策略,是中国应对外部压力的一贯做法。
之前,中国在调整关税反制措施时,也单方面宣布不再受美国后续行动的影响,这决心,可见一斑,美国政府当然不乐意自己在谈判地位上的那点被动完全露馅,所以贝森特才特意补了句,协议最后还是特朗普说了算。
这种“找补”,不过是给自己找回点面子,显示美国还是老大,谈判节奏还在自己手里,跟特朗普政府先前有点尴尬的“等电话”处境,倒也算是有个呼应,但也恰恰反过来照出,他们那强硬姿态背后,可能并没那么有底气。
中方对美国这些套路,可以说是门儿清,在即将开始的瑞士会谈中,可以想见,中国还会坚持原则,用强韧的姿态回应美国的各种施压,毕竟,谈判的艺术是找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不是谁单方面妥协退让。
结语
世界发展到今天,那种仗着块头大就能随便欺负人的时代,早过去了,美国要是还想凭一张“身份牌”就逼中国让步,恐怕是对眼下的国际力量对比,以及中国的战略定力和国家意志,又一次打错了算盘。
文章信源:
原文刊登于环球时报---2025.05.08:《中美将就经贸问题会谈,中国专家:中方同意与美接触不意味让步》
原文刊登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05.08:《美中贸易谈判前,美财长重提“中国不该被视为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