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刚刚结束,5月5日,美团旅行发布2025“五一”假期吃喝玩乐消费洞察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人们出游热情空前高涨,文旅热度创下近三年新高,文旅订单较2023年同期增长30%,其中异地游客贡献的餐饮堂食线上交易额较2023年激增189%。

其中,云南省在“五一”假期吃喝玩乐服务消费表现亮眼,消费规模同比增速达到40%,游客日均消费较上年假期同比增长59%,异地游客贡献的餐饮堂食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云南野生动物园、七彩云南欢乐世界、昆明融创海世界、抚仙湖、玉龙雪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等成为美团旅行网友热搜的云南“五一”TOP5景点,云南咖啡、野生菌火锅、傣味餐厅的搜索热度在餐饮美食中居前。

所以,虽然官方数据现在暂未公布,但今年五一,无疑又是一个云南文旅丰收小长假。可是,数据、收入是丰收了,毕竟是文旅,讲的是体验感,好坏还得看游客的口碑,那这方面有没有丰收呢?

打开任何一款软件,“避雷”几乎已经成为了云南旅游的第一关键词,就好像来咱云南旅游,不避雷一定会被坑死。



今年五一的昆明旅游,有说规划不合理的,有说商家不诚信的,有说景区虚假宣传的,更多的人在说人满为患,体验感缺失的。





其中,咱们昆明标志的5A景区石林被吐槽较多,当然就这一季主打的蓝花楹被吐槽也不少。



再看看风花雪月的大理,五一假期期间,有吐槽交通的,有吐槽天气的,有吐槽景色言过其实的,更多的还是吐槽消费贵的问题。



那么,丽江会不会好些呢?



总结一圈下来,吐槽五一丽江旅游的大致和大理差不多,但是古城商业化严重,云南古镇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一直存在,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当然,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都是老问题,却没得到好的解决和转变。

再看看西双版纳,这个才因为泼水节而备受争议的美丽小城,这次果然也没少的了吐槽的口水。



总体来说,在这个不属于避寒旺季的假期里,西双版纳的吐槽还要相对少一些,但是价格贵、被宰、体验感低等等声音仍然不绝于耳。



其中,某北方外地人群体确实给西双版纳的旅游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此外,离天堂最近的香格里拉,也没逃了。



天气不好、服务较差,接待能力弱等问题,让过度宣传下的游客到达后落差感十足。

不难发现,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期间,对云南的吐槽从未间断过,涵盖了几乎云南所有景区,从5A的石林、玉龙雪山……,到免费的洱海生态环道、蓝花楹街区……,从之前更多的宰客,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吐槽体验感差。

当然,有人说,全国都被吐槽,现在吐槽,尤其是网络上的吐槽,已经成为了一种博取流量的方式,也成为了当下人们发泄情绪的出口,无可避免,我们何必盯着云南不放呢?

确实,自从有了大假,自从来了调休,人山人海的旅游模式怎么可能不被吐槽,全国皆是如此。

但是,在我看来,文旅被吐槽,云南应该第一个跳出来反省,也应该第一个感受到危机感。

据云南省统计局公布的《云南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4年云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34.10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93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0330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17011亿元,增长3.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6%、25.8%、63.6%。三次产业结构为13.3∶32.8∶53.9。

难道咱们三产的63.6%(邻居贵州2024年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5.58%),还不足以让我们警惕?这也就是说,其他省份文旅被吐槽,游客不来了,大不了损失个10%,还有一产、二产撑着。但咱们大云南得罪不起游客,过半的GDP就靠文旅产业,这万一丢了,我们还能靠什么呢?

最后,我们无力改变当下老百姓休假的大环境,但我们却有可能改变大环境下的小小细节。咱们云南有全国最好的文旅资源,却不应该有最多的吐槽声音。否则,宣传的再多,来的游客再多,得到的也不过是更多的吐槽而已。

怎么赚钱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怎么一直能赚钱,怎么有尊严的来赚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