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即将在日内瓦举行,何立峰副总理将与美财长贝森特会面。美方一边主动请求谈判,一边却态度强硬。
特朗普声称不降145%高关税,贝森特更扬言剥夺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中方明确回应:谈判是应美方请求,美方应停止施压。
中美贸易战为何升级?美国急于谈判背后有何盘算?
美方一喊打一求谈的双面戏法
5月9日至12日,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将与美国财长贝森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备受瞩目的中美经贸会谈。这场会谈的来龙去脉却着实有趣,美方表现得像个嘴上叫嚣却又暗中急切求和的矛盾体。
当被记者问及谁最先联系对方时,贝森特的表情顿时僵住,像是被人捏住了小辫子。支支吾吾半天,憋出一句"没有谁先打电话",随后又编造出双方"恰好"都在瑞士访问的蹩脚谎言。
美方这种尴尬表现,简直像极了课堂上没做作业却强装镇定的学生。
有趣的是,就在记者会前几天,这位美国财长还在众议院听证会上罕见地表示"正在考虑"对部分中国商品免征高额关税,释放出明显的缓和信号。
而特朗普却坚持唱反调,不仅坚称不会因为推动中美贸易谈判而下调关税,还宣称最终协议达成与否"由他拍板"。
这种一个阵营内部的分裂表现,不免让人联想到经典的"唱双簧"策略。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试图在谈判桌上获取更多筹码。
然而,这种老套路在中方面前显得格外拙劣,就像是一场早已被看穿的魔术表演,徒增笑料而已。
贝森特如此急于否认美方主动提出谈判请求,恰恰暴露了美国在这场贸易争端中的底气不足。
表面上咄咄逼人,实际却急于寻求出路,这种反差背后,折射出美方对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担忧。
那么,这场由特朗普亲手点燃的贸易战火,究竟烧得美国有多痛?继续看下去,答案或许会出乎你的意料。
贸易战最先烧痛美国自己
美国挑起的这场全球关税大战,就像是一个投错方向的回旋镖,转了一圈最先打在了发射者自己脸上。
自4月份特朗普政府实施对等关税以来,中美两国相互加征关税已超过100%,双边贸易实际上处于近乎中断状态。
高盛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美国GDP增长率可能仅为0.5%,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概率高达45%。
这些冰冷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民生之痛,普通美国家庭每年额外支出增加了约2700美元,这笔"特朗普税"让不少美国选民直呼吃不消。
特朗普曾经豪言壮语地宣称贸易战"容易打赢",此刻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无法全身而退的泥潭。
美国企业哀叹生产成本上升,美国农民眼睁睁看着海外市场被竞争对手抢占,华尔街金融巨头因市场动荡而焦头烂额。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与活力,国内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多元化国际合作不断拓展。
当美方发现自己被困在这场自己挑起的贸易战中进退两难时,贝森特与特朗普的分裂表态也就不难理解了。
他们急需一场体面的谈判来缓解压力,却又不愿显得是在服软。美国面临如此窘境,原因何在?探究美方在贸易战中节节败退的背后,是对华战略的一场更大图谋。贝森特关于剥夺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言论,恰好揭示了这一点。
美国的长臂管辖新招数
在中美经贸会谈前夕,美国财长贝森特抛出的"是时候结束中国发展中国家状态"言论并非随口一说,而是美国对华战略的一个核心图谋。
这背后隐藏着一连串精心设计的阴谋,目的只有一个:全方位遏制中国发展。
首先,剥夺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意味着要中国承担更多国际义务,大幅提高中国的发展成本。
通过强加发达国家标准的碳排放限制、劳工标准等"高门槛"规则,美国试图增加中国企业的运营负担。
其次,此举旨在分化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尤其是破坏中国与金砖国家等国际平台的团结协作。
这种"分而治之"的老把戏,目的是孤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最为关键的是,美国想要借此重塑全球经贸秩序,增强美国的话语霸权。
特朗普第一任期便多次声称中国"占美国便宜",甚至荒谬地表示美国才应该是"发展中国家"。
这种言论折射出美国固守的零和博弈思维,希望通过改变游戏规则来确保自己永远是赢家。
然而,中国是否为发展中国家,从来不是由美国单方面决定的。客观数据显示,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7%左右,全球排名第63位,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高度吻合。
美国这种在谈判前制造筹码的老把戏,正显示出其战略焦虑的加剧。从根本上看,美方所谓的"公平贸易"不过是一件外衣,掩盖着维护美国霸权的本质。
面对如此蛮横无理的美方表态,中国又是如何亮明底线,确立谈判规则的呢?
三条规矩划定贸易谈判底线
面对美方的强权霸凌,中国不温不火地亮出了自己的"三把剑",划定了中美经贸会谈的底线与规矩,展现出大国的睿智与定力。
中方首先精准揭穿了美方的谎言,明确指出此次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举行",一句实话直接让美国的表演原形毕露。
中方将此次会晤明确定义为"接触"而非美方所谓的"谈判",这种措辞差异彰显了中国的战略主动。
同时,中国外交部与商务部同步发声,为接下来的会谈立下了三条不可逾越的规矩:一是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不变,二是关税战是美方挑起的,美方若想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应停止施压,三是美方必须在平等互惠基础上同中方谈,中方不会做出单方面牺牲。
在谈判队伍组成上,中方派出了以何立峰副总理为首的经验丰富的谈判团队。
相比之下,美方将"关税缔造者"纳瓦罗排除在外,可见美国对这次会谈确实抱有期待,不想因极端人物而破坏谈判氛围。这一细节从侧面验证了美方确实急需达成某种协议来缓解国内压力。
中方的这种大国风范,既不卑不亢又有理有节,体现了"强硬对强硬,谈判要公平"的原则立场。中国并非拒绝对话,而是拒绝在不平等条件下的对话。
随着5月10日会谈的临近,全球目光聚焦于日内瓦。此次中美经贸接触不仅关系到两国经贸关系走向,更将深刻影响全球贸易格局。
中国以大国担当同意与美方接触,但这绝不意味着中方会在原则问题上让步。美方若想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拿出实际行动,而非继续玩弄双面手法。
结语
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已形成深度融合的经贸关系。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实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方坚决捍卫正当权益,推动经贸关系平等互利共赢的决心不会改变。美方若真想解决问题,就需拿出诚意而非施压。
面对这场自己挑起却难以收场的贸易战,美国将如何收场?
信息来源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