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在构建生态文明绿色社会的时代旋律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加速推进,区域发展对水安全和生态环境提出更高要求。近日,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勇担使命,在南沙区万顷沙镇开启生态堤和河涌整治项目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中交四航局承建的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生态堤建设工程(21涌以南)于2023年10月正式开工。该生态堤集防洪、生态、景观、休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按照200年一遇防洪潮设计标准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南沙区抵御极端天气和潮水侵袭的重要防线。
项目负责人蒋永春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现场考察,反复研讨,并组织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了“堆载预压 + 搅拌桩”复合处理方案。经过建设者们的艰苦努力,成功解决了软土地基的沉降和稳定性问题,为后续工程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生态堤已初具规模。其堤岸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采用植草护坡和格宾石笼护坡相结合的方式。植草护坡的草本植物根系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格宾石笼护坡则为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同时,景观设计融入自然元素,种植了各类本土植物,构建起层次分明的植被群落,呈现出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与此同时,中交四航局万顷沙十九涌以南河涌整治工程也在稳步推进。该工程按照5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成灾设计标准开展,旨在全方位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打造人与自然平衡的生态走廊。
在河涌两岸的55.66公顷生态建设区,建设者们充分考虑海边自然环境特点,挑选了根茎粗壮的本土水生植物和滨水植物打造生态廊道。如今,芦苇、海芋、木棉树等植物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涌两岸,形成了层次丰富、功能多样的生态群落,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截至目前,中交四航局南沙生态堤和河涌整治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生态堤不仅刷新了2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还通过55.66公顷生态建设,打造出“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三位一体的现代水利样板。下一步,中交四航局将继续秉持专业精神,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贡献更多力量。(罗民华、廖国伟、曾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