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棕树营派出所,接警大厅一角的墙面上满是反诈宣传展板,其中“反诈唤醒区”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为有效提升群众防诈“免疫力”,织密辖区反诈安全网,该所深入践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结合辖区诈骗案件特点,创新打造集警示性、教育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反诈唤醒区”,通过多层次的沉浸式体验,唤醒群众防范意识,全面筑牢全民反诈安全防线。
在“反诈唤醒区”幡然醒悟
“这个‘反诈唤醒区’是我们针对可能或正在遭遇诈骗的群众专门设置的。”每当遇到来该所报案、办事的群众询问,值班民警总是这样耐心地回答。
不久前,该所接到一名辖区群众的报警称,自己的家人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了解情况后,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将报警人及其家属带回派出所。经了解,当事人正在遭遇冒充客服诈骗,并已按骗子的提示申请了4万元贷款,正准备将钱款转出。
民警将当事人带到“反诈唤醒区”,一边详细说明其可能正在遭遇的诈骗类型,一边邀请当事人观看“反诈唤醒区”内的宣传展板及反诈宣传视频。通过观看学习,当事人幡然醒悟,并积极配合民警开展相关工作。最终,当事人的钱款被成功保住。
无独有偶。辖区居民郭先生疑似陷入投资骗局。他经人介绍参与所谓的微电影投资,先后投入45万元。因急需用钱,郭先生试图联系投资对象转出部分投资款,却发现对方的电话始终无法接通,无奈之下只好选择报警。
接报后,民警立即开展资金止付工作。同时,反诈宣传员将郭先生带到“反诈唤醒区”学习。通过观看宣传展板和视频,郭先生终于发觉自己可能落入了“投资微电影”的诈骗陷阱。幡然醒悟的他积极配合民警开展工作,45万元“投资款”被成功追回。
“灵魂八问”深度唤醒被骗者
“‘反诈唤醒区’是依据我们所近两年接报的诈骗警情,通过精心梳理,总结出高发的8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套路及手法,并根据宣传、劝阻、经验分享、以案示警等功能,划分为6大板块,供群众系统、详细地学习反诈知识,及时唤醒被骗群众,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群众防骗识诈能力。”棕树营派出所所长王云说。
在“反诈唤醒区”的6大板块中,“灵魂八问”板块展示了辖区高发的8类诈骗类别,以“灵魂拷问”形式向群众揭秘骗子的诈骗手段,帮助群众清晰认知常见骗术,深度唤醒被骗群众。
此外,视频资料观看区汇集了公安部、省公安厅等多部门制作的权威反诈宣传视频资料,不间断的播放确保反诈知识入脑入心。趣味反诈记忆板块运用幽默的趣味短语、段子,缓解紧张气氛,在轻松氛围中潜移默化输送反诈知识。案例通报板块每周更新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以身边真实案例警醒辖区居民。
留言簿收集记录了受骗者被骗后的真实心理活动和学习感悟,形成鲜活的现身说法教材,警示后来者不再踩坑。止付冻结区设置专业止付岗位,由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民(辅)警值守,争分夺秒开展止付工作,最大限度为被骗群众挽回损失。
“反诈唤醒区”全天候全时段开放,由该所值班室及巡逻处警民警引导,对潜在被害人和到所办事群众进行反诈知识宣传,提升辖区群众防骗识诈能力水平。
构筑反诈宣传新格局
除利用“反诈唤醒区”开展精准“唤醒”宣传,为进一步做实反诈宣传工作,该所还结合辖区实际,依托“三查三告知一宣传”专项行动,深入人员密集场所定期开展“地毯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针对接报的诈骗警情,该所创新开展“一案四宣”工作,即发生一起案件,同时向被害人、被害人居住地居民、被害人工作单位、辖区居民网格群发布反诈日报,通过“滴灌式”宣传形成宣教闭环,做到责任到人、宣传到户,实现反诈工作以点带面,精准辐射。
同时,该所坚持对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进行入户回访,再次宣传反诈知识,避免再次被骗。
自3月1日“反诈唤醒区”投入运行以来,该所已成功劝阻并唤醒潜在被害人20余名,依托“一案四宣”机制开展精准反诈宣传40余次,620余名群众主动到“反诈唤醒区”学习反诈知识,切实构筑起“全时响应、全域覆盖、全民参与”的反诈宣传新格局。
“反诈唤醒区”不仅是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坚实堡垒,也是警民携手抵制电诈的有力见证。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功能、显著的成效,展现出科技与警务深度融合的强大力量。未来,西山警方将多措并举,不断织密反诈防护网。
记者 姜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