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泉港区90岁的李老太

在菜地干活时不幸被蛇咬伤后

喝了村里的“土医生”给的药酒解毒

结果李老太的蛇毒不但没解

左臂反而肿得更厉害

差点保不住

被蛇咬后喝药酒

老太左手险不保

“医生,我的手能保住吗?”尽管已是90岁高龄,但看到自己的左手手掌至肘关节处肿胀得像面团时,李老太还是十分害怕。

前不久,李老太在自家的菜地里干活时,左手手背不慎被一条长约30厘米的小蛇咬伤。当时李老太只觉得一阵疼痛,便赶忙回家。家人得知后带她找村里的“土医生”治疗。“土医生”倒了杯自制的中药酒给李老太喝,说能解毒,结果李老太喝完没多久便觉得浑身不舒服,伤口的疼痛也没有减轻。家人见状打听一番后,赶紧把李老太送往泉州市中医院。在路上,李老太陆续出现头晕呕吐症状,手臂更是肿得厉害,一度担心自己的手臂会保不住。

“送到医院时,距离老人被蛇咬伤已经过去9个小时,查血后发现老人的白细胞指数非常高,凝血功能也出现异常,表明老人体内有蛇毒感染。”泉州市中医院中医外科医师孙文磊介绍,好在老太太没有出现皮下或牙龈出血症状,表明情况并不算太严重。在血清和中医中药的共同治疗下,约5天后李老太便康复出院了。

“被毒蛇咬伤时不建议喝药酒,因为酒会加速血液循环,如果体内真有蛇毒,会加速毒性的发作。而且饮用了酒精制品后,头疱类的抗生素也不能用,所以用药酒解毒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方法。”孙文磊表示。

刀划伤口挤毒血

严重时或血流不止

据了解,入春以来,泉州市中医院陆续接诊了被各类毒蛇咬伤的患者约30例,其中年纪最大的90岁,最小的11岁。在接诊的病例中,医生发现患者被蛇咬伤后常常采取一些错误操作,导致病情出现延误或加重。

“有的病人为了把毒血挤出来,用刀划开伤口,结果导致严重的外伤。”孙文磊介绍,不久前有一名中年男性被蛇咬伤后,为了把毒血挤出来,自己在蛇咬的齿痕处用刀划开了一个约2厘米长的伤口,结果蛇伤治愈后伤口仍需继续治疗。

“这个操作非常危险。如果被毒蛇咬伤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血流不止。”孙文磊强调,有些蛇伤会影响机体的凝血功能,所以患者一定不要想当然地自行处理。即便凝血功能无异常,被蛇咬伤的治疗周期一般是一周左右,外伤愈合的时间却更久,往往得不偿失。

被咬后勿剧烈运动

尽量记住蛇的特征

孙文磊提醒,还有一点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是,病人被咬伤后可能因为紧张或者想尽快就医而快速奔跑,一定要避免这样做。因为剧烈的运动也会加速血液循环,导致毒素在体内传播得更快,所以中毒后一定不要跑,而是要慢慢走或者尽快乘车。孙文磊强调,除上述操作之外,用嘴吸出毒血或者把伤口绑扎得太严太久都不可取,因为前者会使吸毒血之人中毒,后者容易导致皮下组织坏死。

那么,被蛇咬伤后正确的紧急处理方法是什么呢?首先要保持冷静,立即远离咬伤区域,以防再次被咬伤;同时尽量记住咬人的蛇的特征,方便就医时医生尽快使用对应血清,但不要试图捕蛇。其次,要固定住伤肢,减少活动,保持受伤部位低于心脏;尽快摘除伤肢上的戒指、手镯等物品,防止肿胀后造成压迫。第三,适当绑扎伤口、减慢蛇毒的扩散速度,切记不要割开伤口或用嘴吸吮伤口。最后,可以用流动的水清洗伤口,尽量减少伤口毒素,并立即拨打120或前往医院就医。

科普

如果不幸被蛇咬伤,怎么知道是有毒还是无毒?

毒蛇和无毒蛇咬伤局部症状不同。无毒蛇咬伤部位可见两排锯齿状浅小牙痕;毒蛇咬伤局部可见两颗较大呈“• •”图分布的毒牙咬痕。



泉州常出没毒蛇有哪些?

被蛇咬伤后,要尽量看清蛇的样子,可能的话可以用手机拍下照片,以便就医时医生迅速选择相应的血清治疗。



▲竹叶青蛇竹叶青蛇最为常见,全市各个县(市、区)都有分布,全身翠绿,眼睛多数为黄色,头呈三角形,尾部焦黄,具缠绕性。



▲烙铁头蛇烙铁头蛇主要分布于安溪、永春、德化一带,头部呈长三角形,颈部细小,形似烙铁,体背棕褐色或灰褐色,在背中线两侧有并列的暗褐色斑纹。



▲圆斑蝰圆斑蝰蛇主要分布于惠安、洛江、南安一带,头呈三角形,头部与颈区分明显,背面棕褐色,有大小错落的圆斑纹组成的纹理。



▲银环蛇银环蛇主要分布于惠安、南安一带,头呈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



▲眼镜蛇眼镜蛇在安溪、永春、德化、南安、惠安、晋江均有分布,头部呈椭圆形,眼睛较大且向前方突出,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被激怒时会竖起前半身,颈部两侧膨胀,变得又扁又平,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

◆来源:东南早报

◆融媒体记者:陈玲红 通讯员:陈玮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