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恰逢全国法院对口援藏30周年,又一批优秀的年轻法官们踏上征程。珠海中院陈伟法官主动请缨去到米林法院。

2025年春,又见林芝桃花开,“粤藏同心林”已抽出新芽。在陈伟法官返程之际,米林法院干警给珠海中院发来信息,深情讲诉了他在雪域高原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以法治为桥,共绘雪域与海洋的“同心圆”。米林法院干警这样评价,陈伟法官既是法治建设的“拓荒者”,也是藏汉交融的“连心桥”,用行动在雪域高原留下珠海法院人的援藏印记。


扎根:

从“异乡人”到“米林人”的双向奔赴

被誉为雪域江南的林芝米林,已是青藏高原难得的氧吧城市,但从近乎0海拔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到海拔3000米的跨越,对陈伟同志的援藏之路来说,依旧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援藏不是帮扶,而是扎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4年,米林市组织实施政府投资重大项目59个,总投资20.14亿元,涉及乡村振兴、边境建设等领域。为破解众多重大项目落地米林产生的案多人少困境,他用脚步丈量公平的尺度,绘制出覆盖全市的“司法服务网格”,标注出6个乡镇的巡回审判点、20余个村居法律联络站、54个法官便民服务点。派镇,是他常去的地方。在办理某公司诉米林市自然资源局和米林市政府行政处罚及行政复议案中,他深入派镇大渡卡村与违法占用耕地的村民谈心,即便言语不通导致诸多困难、误解,气氛一度紧张,他依旧心平气和,通俗地介绍着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平息了当事人的愤怒情绪,让其理解了执法机关和法院的处理方式。“你讲的东西连村头老树都明白国家是为咱好。”这是村民们对他的评价。


陈伟同志对涉案现场勘验

攻坚:

当“枫桥经验”遇见“巡回法庭”

2024年10月28日,陈伟同志到派中心人民法庭指导案件审理、调解工作时,带头调解一起欠薪案件。穆某在派镇辖区承接了多处房屋修建项目,因其管理不当,导致拖欠多名工人的工资无力支付,欠薪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工人们多次与其协商未果。陈伟同志耐心倾听双方讲述,逐步捋清案情,运用自身的基层工作经验,从乡情民俗和社会道德出发,用心用情参与调解,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最终,经过3小时调解后,双方当场达成一致调解协议。临走时,藏族工人扎西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以前觉得法律是达瓦,有点冷冷的,现在才知道是尼玛,照的人暖暖的。”


陈伟同志在调解一线

2025年1月,119名村民起诉某公司要求确认涉土地协议无效。该案涉及当事人多、标的额大、证据复杂,是近年来少有的极其复杂的案件。陈伟同志始终牢固树立“援助也是学习”的意识,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面对疑难案件主动担当、迎难而上,在经过不断地实地调查分析后,最终依法支持了村民合法合理的诉求,妥善处理了历史遗留的土地问题,也为企业后续项目的开展寻求了最优解,将群体性案件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自援藏以来,他迎难而上、抽丝剥茧,走入当事人的心中,疑难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3%。

共生:

个人淬炼与米林发展的同频共振

这一年,陈伟同志与米林共同成长。

面对米林法院2024年初改发率较高的实际情况,他起草《米林市人民法院案件阅核工作机制实施方法》,逐一研判被二审法院发改案件,分析发改原因,努力降低一审案件发改率,使得米林法院改判率从年初的4.08%降低至2.10%。


面对涉国家重大项目执行难题,陈伟同志主动深入派镇调研,走访公安、住建、国土等13个部门,协调政府与法院会力推进“裁执分离”,首创行政强制执行案件“裁执分离”机制,在土地征收、违法建筑处置等领域建立“法院裁定准予执行、政府组织实施、法院到场监督”的强制执行模式;切实加强重大项目保障,创新探索巡回法庭“1234”工作法;倾心指导立案工作,米林法院“分调裁审”工作经验在全区法院试点工作总结推广会上的经验交流,被区高院高度肯定。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正是秉持着如此信念,陈伟同志在被米林市委政府评为“优秀柔性援藏人才”,被林芝中院评为2024年“全市优秀法官”后,依旧俯身深耕,脚踏实地走在办案一线。

共存:

让法治成为看得见的山水

“要留下带不走的高原‘法印’。”这是陈伟同志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援藏的一年时间里,他将“输血式援助”转化为“造血式传承”:陈伟同志开展办公室业务培训,仔细梳理文件阅办流程,逐步建立起米林法院落实任务“分管领导-庭室领导-具体责任人”的三级体系,彻底整改推进任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信息断层,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留底、时时可追溯......可谓面面俱到、倾力传授。像这样的培训,陈伟同志办了20余场。

牵头修订《米林市人民法院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把珠海法院经验带到米林、留在米林,让米林法院指挥棒更明亮;逐字逐句指导“两会”法院工作报告,力求做精、做实。让一场汇报工作不仅仅是工作,而是一场专业、细致的“公文写作培训课”。


互助:

山海携手交流交融

当援藏岁月融入生命,当个人奋斗汇入时代征程,陈伟同志在米林完成了从“融入”到“交融”的升华,留下刻骨铭心的“老西藏精神”的同时,也驾起了米珠两地携手并进的桥梁。

他先后带领2批17名同志前往上海交通大学、珠海中院等地交流学习审判理念;协调邀请珠海中院辖区法院来访2批9人,期间还促成签订了《珠海中院、米林法院互助共建协议》,为两院长期学习互助打下基础。同时,经陈伟同志积极沟通,为米林法院争取援藏经费190余万元,使得派镇法庭场地得到修缮的同时,智慧安防、智慧档案、科技法庭等项目先后落地,珠海斗门法院的“小明普法”也随之被带到了米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时强调:“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刚如南迦巴瓦岿然屹立刺云天,为公平正义无畏无惧,柔似雅鲁藏布碧水悠悠润米林,为黎民百姓无怨无悔,正是一代又一代如陈伟同志的援藏干部,使得这片高天厚土,永远不会寂寂无名。

来源:米林法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