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城区新华街道德苑社区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整合辖区资源、创新服务载体,通过“幸福市集”“幸福学堂”“幸福食堂”等特色品牌工程,构建起“党建+医疗+公益”协同治理新模式。三年来,累计开展惠民服务活动120余场次,惠及居民2300余人次,居民满意度提升至98%,真正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健康服务惠民生

新华街道德苑社区创新建立“红色合伙人”机制,与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等8家共建单位签订服务协议,打造“幸福市集”常态化健康服务平台。



每月中旬,市二院派出由15名党员专家组成医疗团队,在德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涵盖内科、外科、中医科等12项免费诊疗服务,累计服务慢性病患者、空巢老人等重点群体1800余人次。社区还创新推出“上门送光明”活动,联合耳鼻喉专科医院专家团队,上门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送关爱,为其提供免费耳鼻喉检查。

“以前去趟医院排队就要大半天,现在专家到家门口坐诊,看病很方便。”居民王女士感慨道。社区党委还联合辖区卫生所,开展医生团队定期入户巡诊活动。今年新增的“中医养生课堂”已举办8期,教授八段锦、穴位按摩等实用技能,受益居民达200余人次。

二、关爱“一小一老”,幸福生活有温度



社区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打造“友好德苑 携童未来”服务品牌。在儿童服务方面,升级改造200平方米的“童梦空间”,开设非遗剪纸、机器人编程等12门特色课程,累计开展“小小科学家”“非遗传承人”等主题活动28场,惠及儿童560余人次。

“幸福食堂”项目实施“三心工程”:食材采购坚持“放心”,严选餐饮食材,把好食品安全“第一关”;餐食搭配讲究“贴心”,聘请专业营养师定制一周食谱;服务模式体现“暖心”,组建“跑腿小队”为行动不便老人送餐上门。目前,两处“幸福食堂”坚持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1元餐,为困难群体提供5折优惠,累计发放1元餐30余份、送餐60余次。68岁的独居老人周会云拉着志愿者的手说:“食堂包的饺子特别合乎我的口味,还能送餐上门,很贴心。”

三、矛盾化解在基层,温情守护显担当

社区构建“网格+警格+调解格”三维治理体系,将辖区划分为4大党建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3名、网格员16名、党员中心户24户。创建“三诊工作法”:日常“坐诊”收集民情,定期“巡诊”排查隐患,重点“会诊”攻坚难题。今年以来,累计化解下水道改造纠纷、邻里噪音扰民等矛盾63起,调解成功率达98%。



针对老旧小区治理难题,社区党委牵头成立“楼栋红管家”居民自治队伍,吸引辖区退休人员、老党员等31人参与,累计开展上门服务工作300余次,帮助居民办实事、解难题400余件。2024年开展的“冬日暖阳”专项行动中,走访低保户、特困家庭26户,发放棉被、足浴盆等物资,排查冬季安全隐患,建立定期探访台账。

“我们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用‘小家’温暖‘大家’。”党委书记苗俊合表示,今后,德苑社区还将继续深入了解居民所想所盼所需,切实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为民办实事。

以党建为“圆心”,以服务为“半径”,绘就民生幸福画卷。如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日均接待群众80余人次,“楼栋红管家”这支居民自治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下一步,新华街道德苑社区将启动“幸福家园”三年提升计划,全面提升社区协商议事能力、社区服务能力、社区治理智库参与、社区工作者成长等,推动惠民服务从“有没有”向“优不优”迭代升级,不断擦亮社区治理工作品牌,让“幸福圈”在党群同心共建中持续扩容增效。

(供稿:德城区新华街道范丽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