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活跃在基层社区的“五老”群体——老干部、老法官、老革命、老教师、老模范,正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炽热的奉献精神,搭建起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敦化市民主街道中心社区属老城区,老年人口占比较大,登记在册的“五老”人员273人,以及“新五老”人员97人。为了激活银发资源效能,社区创新建立“银龄人才库”,实施“五老+”嵌入式治理模式。“银龄”宣讲民族政策。依托“银龄工作室”组织民族政策宣讲团开展民族政策宣讲6次。通过“三事分流”机制(大事联办、小事共办、私事帮办),五老群体累计解决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难题11项,推动建成8个“民族融合楼栋”,让老城区焕发民族团结新活力。时间银行储蓄爱心。中心社区因地制宜提出了“银龄时间银行”互助机制,36名独居老人享受到了助餐代购、13名小学生得到了长达370小时的课业辅导服务,退休医生王淑芳牵头组建的“健康管家”小队已为独居老人体检13次。银发驿站暖心服务。由老劳模牵头设立的“睦邻驿站”,提供缝补修理、代缴水电等6项便民服务。每周三开设“银发义诊角”,退休医生为居民量血压、测血糖;每月初社区书记现场调解邻里矛盾;如今驿站累计服务居民超1000余人次,被群众称为“街角幸福站”。



夕阳未必逊晨曦,桑榆未晚霞满天。这些银发志愿者用智慧与情怀构筑起民族团结的精神家园,探索出双向赋能的实践路径——既让老年群体在奉献中实现价值再生,又为各族群众搭建起交往交流交融的立体平台。随着“银龄人才库”长效机制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五老”正将人生积淀转化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宝贵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征程上,续写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动人篇章。(申永伟)

来源:敦化市民主街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