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广东的父母没有其它省份的父母那么爱孩子,当看到同事陪读的无奈后,不知道陪读是对还是错!
我是地道的广东人,从小到大,都是自己上学自己放学,中学住宿。根本没听说过“陪读”这个词,直到看到陪读妈妈这部电视剧,才知道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陪读家长这样的生物存在。
今年过完年,我们这来了一个新同事,名字叫莉花。莉花是河南驻马店人,88年,有两个儿子,大儿子16岁,读高一,小儿子14岁,正在上初二。
莉花原来一直在河南当陪读妈妈,她说她们老家身边人都这样,孩子普遍都是送去上私立学校,然后家长在学校旁边租房子住着陪孩子读书,她们那边只要是靠近学校附近的出租房,都特别抢手。莉花这次来广东,主要是因为她上高一的大儿子沉迷了手机游戏,现在无论怎么劝都不肯去学校了。
莉花很无奈,给儿子跟学校请了长假,带儿子来到了广东东莞,给他找了一份17块一小时的临时工,然后白天莉花儿子去上班后,她来我们这做临时工。她的意愿是这样的,陪儿子打一段时间临时工后,说不定孩子吃不了这个苦就想回去上学了。
我问莉花,小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为什么还要给他买手机呢?不能没收吗?莉花说,她家有个亲戚也是沉迷游戏,每次没收手机,那个亲戚的孩子就用跳楼威胁父母,她害怕,不敢来硬的方法教育儿子。
通过跟莉花的交流我发现,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南北差异,主要还地理位置问题。
北方地大物博,莉花家种有30-40亩地,每年收入有7-8万,机械化种地,让农民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而广东农村每家每户最多只有两三亩地,如果我们只靠种地生活,那点收成只够自己家吃饭,不去打工的话孩子的衣食住行花费都成问题。所以我们广东这边的父母一般不会只逼孩子读书,能读多少就算多少,读不了,可以出来做小买卖,也可以进厂打工,反正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
现在,莉花的大儿子在这上了两个月班后,说不想打工了,下个学期还是想回学校读书。莉花听了很高兴。
而就在昨天,上班的时候莉花接到一个电话,是她上初二的小儿子打来的,小儿子在家跟爷爷奶奶,放学就拿老人的手机玩,但老人的手机太旧了,玩游戏不顺,打电话来叫妈妈给他买一个新手机,说如果不买手机就不去上学了。
莉花跟小儿子聊了很久,挂了电话后她惆怅地跟我说,自己陪读了那么久,现在还陪打工,现在一个孩子不读两个孩子也说不想读书,她要被气死。她说陪读也陪不出个啥,等大儿子回学校后,她留在广东,再也不陪读了。
现在手机给人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弊端。
对于玩手机,大人都对手机难以自拔呢,何况是小孩子。有些大人带孩子,自己怕孩子吵,就丢给小孩一台手机,这样孩子怎么不喜欢呢?
要想小孩子不沉迷手机,只有这两种办法:
一、从小立好规矩,规定小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二、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有更多追求。
只有家长陪伴孩子做出改变,孩子才会有动力前进。你们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