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故事根据资料改编,人物、时间、地点、情节、配图均为虚构,与现实无关,本文旨在宣扬正义,杜绝犯罪发生,并无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

林大海紧张地对林语说:"女儿,爸爸要再婚了。"

林语听见这句话如遭雷击,不可置信地望向父亲。

林大海解释道:"我们相处了一段时间,她人很好。"

"你…?"林语的声音陡然提高,"我妈才去世多久?你就..."

"你听我解释..."父亲说道。

"不用再说了!"林语声嘶力竭地喊道,"你有新家庭了,我不会再回来了!"

说完,她冲出了家门……

01生活

林语永远记得那个雨夜。

她刚满六岁,父亲林大海抱着她,在医院走廊上来回踱步。



医生从手术室出来,摇了摇头,父亲瞬间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跪倒在地,嘴唇颤抖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家?"她天真地问。

父亲只是紧紧地抱住她,粗糙的手掌轻轻拍着她的背,声音哽咽:"妈妈...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不能回来了..."

那一晚的记忆模糊而破碎,唯一清晰的是父亲眼中的泪水和她小小的心灵第一次感受到的彻骨寒意。

从那天起,林大海扛起了一个人的担子。

他原本在镇上的小工厂打工,但为了能照顾林语,他辞去了工作,改行收废品。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走街串巷,日晒雨淋。

"爸爸,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我没有?"七岁的林语从学校回来,红着眼圈问道。

林大海放下手中的废品,蹲下身子,平视着女儿的眼睛:"因为你妈妈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在那里保护你。别人有妈妈,你有爸爸,爸爸会比别人的爸爸妈妈加起来还要爱你。"

林语破涕为笑:"那爸爸要答应我,永远不离开我。"

林大海点点头,眼中满是坚定:"我答应你,爸爸会一直陪着你长大。"

日子虽然清贫,却也有温暖和甜蜜。林大海不识几个字,但他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他省吃俭用,给林语报了镇上最好的补习班,还借来各种童话书和知识读物。每天晚上,不管多累,他都会陪林语一起读书。



"爸爸,这个字怎么读?"林语指着书上的一个生字。

林大海挠挠头,有些难为情:"爸爸不认识,我们一起查字典好不好?"

渐渐地,林语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小学六年级时,她已经是全镇公认的"小才女"。

那一年的毕业考试,她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被县里最好的初中录取。

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林大海破天荒地买了一只烤鸡和一瓶汽水,和女儿庆祝:"我闺女真争气!以后一定能考上好大学,有出息!"

林语看着父亲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和磨出老茧的双手,心中既骄傲又心疼:"爸爸,等我长大了,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再也不用推三轮车收废品了。"

林大海笑着揉了揉女儿的头发:"爸爸不怕苦,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爸爸什么苦都值得。"

初中三年,林语更加刻苦学习。

她知道,知识是她唯一的出路,也是回报父亲的唯一方式。

同学们周末去游乐场玩耍的时候,她在教室复习功课;别人过生日收到昂贵礼物的时候,她满足于父亲带回来的一本二手书和一支新笔。

隔壁的王婶经常感叹:"林大海真是个好父亲,一个大老爷们把闺女拉扯得这么好,比那些有娘的孩子还懂事。"

林大海总是摆摆手:"是小语争气,跟我没多大关系。"

初三那年,林语再次创造奇迹,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高中。

那天,林大海破例喝了两杯酒,红着脸对前来祝贺的邻居们说:"我闺女厉害吧?将来准能考上北京的大学!"

林语看着父亲骄傲的样子,心中暗暗发誓:一定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哪怕再苦再累,也要考出最好的成绩。

但是,命运的转折点,往往出现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刻。

对林语来说,高中生活的开始,也是她人生中新的挑战的开始。

02歧视

省重点高中的校园宽敞明亮,与她曾经就读的乡镇学校截然不同。

林语拿着录取通知书,怯生生地站在校门口,心中既兴奋又忐忑。

开学第一天的班会上,班主任赵老师让每个人作自我介绍。

轮到林语时,她深吸一口气,站起来说道:"我叫林语,来自柳河镇,很高兴能来到这所学校学习..."

"你就是那个全县第三名?"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突然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质疑。

林语点点头:"是的。"

"真看不出来。"那男生——后来林语知道他叫李铭——上下打量着她的朴素衣着,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

班会结束后,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只有林语一个人安静地坐在角落里。

她习惯了这种感觉——在家乡,同学们也常常因为她没有母亲,父亲是收废品的而疏远她。



但她没想到,在这个陌生的城市,这种疏离感会更加强烈。

"喂,你爸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啊?"午饭时间,一个女生好奇地问林语。

"我爸爸收废品的。"林语平静地回答,"我妈妈去世了。"

话音刚落,周围几个女生的表情明显变了,有的流露出同情,有的则是掩饰不住的轻视。

"哦,那你能考上我们学校真是不容易啊。"那个女生尴尬地笑笑,然后迅速结束了谈话。

李铭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故意大声说道:"怪不得穿得这么寒酸,原来是拾破烂的女儿啊。"

几个跟在他身边的男生哄笑起来。林语低下头,假装没听见,但心里却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同学们,请注意。"赵老师的声音突然响起,严厉地看着李铭,"在我的班级里,我不允许任何人嘲笑他人的家庭背景。每个人都值得尊重,无论他的父母从事什么职业。"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林语感激地看了赵老师一眼,对方轻轻点头,鼓励地笑了笑。

但是,赵老师的警告并没有让李铭收敛。

相反,他似乎对林语产生了某种执念,处处与她作对。

当林语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李铭总会在旁边小声嘀咕"装什么装";当林语的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时,李铭会露出夸张的不屑表情.

甚至在一次小组讨论中,李铭公然拒绝与林语为伍,声称"不想和拾荒者的女儿一组"。

面对这些,林语大多选择默默忍受。

她知道,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争吵只会让情况更糟。她将所有的委屈和愤怒都化作学习的动力,发誓要用成绩说话。

第一次月考,林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惊艳全班。李铭只排在第五,脸色阴沉得可怕。



"小语,恭喜你。"赵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时,真诚地称赞道,"你的表现令人惊喜,继续保持。"

"谢谢老师。"林语微笑着说,心中涌起一丝成就感。

下课后,李铭堵在教室门口,冷冷地看着林语:"别以为考了第一就了不起。我爸是这个城市最大医院的副院长,将来我肯定能上最好的医学院。你呢?再怎么努力,不也是个拾破烂的女儿?"

林语平静地迎上他的目光:"李铭,我为我父亲的职业感到骄傲。他很努力,很善良,这比什么都重要。"

李铭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她会这样回应。

就在这时,赵老师走了过来:"李铭,到我办公室一趟。"

等李铭离开后,赵老师对林语说:"小语,不要被他的话影响。你很优秀,无论你的家庭背景如何,只要你足够努力,未来依然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林语点点头,眼中噙着泪水:"谢谢老师,我不会放弃的。"

那天放学回家,林语一反常态地问父亲:"爸,你后悔做收废品的工作吗?"

正在整理废品的林大海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摇摇头:"不后悔。这工作虽然苦点累点,人家看不起,但自由,时间灵活,能照顾你。再说了,咱也是靠自己的劳动吃饭,有什么不光彩的?"

听到这话,林语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她跑过去抱住父亲:"爸,我以你为荣。"

林大海粗糙的手抚摸着女儿的头发,眼中满是慈爱:"傻丫头,是爸爸以你为荣才对。"

这一刻,林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冷嘲热讽,她都要坚强地走下去,用优异的成绩证明自己,也回报父亲的付出和爱。

03在婚

高一下学期的一天,林语正在教室里复习,李铭带着几个跟班走了过来,二话不说就把她的书本扫到了地上。

"哎呀,不好意思啊,手滑了。"李铭假惺惺地道歉,同伴们在一旁偷笑。

林语弯腰捡起书本,没有说话。

她已经习惯了李铭的恶作剧——扔掉她的午餐、藏她的书包、在她的课桌上乱涂乱画...几乎每周都有新花样。

"你就不会反击吗?"同桌陈晓不解地问,"老是这样忍气吞声,他只会更加得寸进尺。"

林语摇摇头:"没必要和他一般见识。高中三年很快就过去了,我只想安心学习。"

但是,事情在那天下午发生了转机。

体育课上,李铭故意将一脚泥水踢到林语的白色运动鞋上,嘲讽道:"对不起啊,没看见你。不过反正你爸捡破烂,再给你找双鞋不是问题吧?"

这一次,林语终于忍无可忍。

她直视李铭的眼睛,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晰:"李铭,我可以容忍你对我的恶作剧,但不允许你侮辱我的父亲。他是这世上最好的人,每天起早贪黑工作,就为了给我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你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他?"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这一幕。

李铭显然没想到平时沉默的林语会突然反击,一时语塞。

"你..."他刚要说什么,赵老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铭,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赵老师的表情严肃,"是时候和你好好谈一谈了。"

那次谈话后,李铭对林语的骚扰明显减少了,但冷嘲热讽依然时不时地出现。

不过林语已经学会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她不再默默忍受,而是用成熟冷静的态度和优异的成绩来反击。

高二那年,林语在全省数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学校为获奖学生举行了表彰大会。



当林语站在领奖台上时,她看到了坐在观众席上的父亲——林大海特意请了假,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西装,眼中满是骄傲。

"爸,你怎么来了?"领完奖,林小语喜地问。

"这么重要的日子,爸爸怎么能不来?"林大海笑着拍了拍女儿的肩膀,"闺女,爸爸真为你骄傲。"

就在这时,李铭和他的父母从旁边经过。

李铭的父亲——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上下打量了林大海一眼,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笑。

林大海察觉到了那个眼神,但他只是挺了挺脊背,搂住女儿的肩膀,大声说道:"走,爸爸今天带你去城里最好的饭店吃饭,庆祝我闺女得奖!"

走出校门,林语担忧地看着父亲:"爸,咱们没必要去那么贵的地方..."

林大海摆摆手:"没事,爸爸这个月收入不错,好不容易赚一次脸,就让那些看不起人的家伙瞧瞧,我林大海虽然是拾荒的,但也能让闺女吃上好东西!"

那顿饭花了林大海半个月的收入,但他脸上的笑容却是林语很久没见过的灿烂。

高三开始后,学习压力陡然增加,林语几乎将全部时间都投入到备战高考中。

李铭似乎也意识到了最后冲刺的重要性,减少了对她的骚扰。

临近毕业时,李铭突然找到林语,语气中少了往日的嚣张:"听说你报考的是北京的大学?"

林语点点头:"嗯,北京师范大学。"

李铭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也报了北京的学校,不过是医学院。"

林语有些困惑,不明白李铭为何突然与她搭话。

"其实..."李铭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摇摇头,"算了,祝你考试顺利吧。"

高考结束后,林语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得知这一消息,林大海激动得老泪纵横:"闺女,你真争气!你妈在天上看到了,一定也很骄傲!"

开学前夕,林语正在收拾行李,父亲突然神色复杂地说:"小语,爸爸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什么事,爸?"林语停下手中的活。

林大海搓着手,一脸忐忑:"爸爸...爸爸想再婚了。"

林语如遭雷击,手中的衣服掉在了地上:"什么?和谁?"

"是...是隔壁镇的一个女人,叫周薇。我们认识有一段时间了。"林大海解释道,"她人很好,也很理解我们的情况。"

"所以这就是你背着我偷偷交女朋友?"林语的声音陡然提高,"我妈才去世多久?你就..."

"小语,你妈已经走了十四年了。"林大海叹了口气,"爸爸一个人也不容易啊。"

"那我呢?我算什么?"林语的眼泪夺眶而出,"你答应过我的,说会永远陪着我,只有我们父女两个人!"

"小语,你听我解释..."父亲说道。

"不用解释了!"林语声嘶力竭地喊道,"你去过你的新生活吧,我再也不会回来了!"

说完,她转身冲出了家门,留下林大海一个人呆立在原地,眼中满是悲伤和无奈。

04回家

大学四年,林语再也没有回过家。

每逢节假日,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收拾行李返乡,宿舍楼里一片欢声笑语。

只有林语,一个人默默地留在空荡荡的宿舍里,拒绝了所有回家的可能。

"你真的一次都不回去看看吗?"室友不解地问,"毕竟是你亲爸爸啊。"

林语摇摇头:"他已经有新家庭了,不需要我了。"

尽管嘴上这么说,但每当接到父亲的电话,听到那熟悉的、带着乡音的声音,林语的心总会不由自主地柔软下来。

但是,一想到父亲再婚的事情,她心中的怒火和失落感就会重新燃起。

"闺女,你什么时候回来啊?爸爸很想你。"电话那头,林大海小心翼翼地问。

"我很忙,爸,学校有很多活动。"林语冷淡地回答。

"那...那过年总该回来吧?家里饺子馅都准备好了,你最爱吃的韭菜鸡蛋..."父亲亲切地说道。

"爸,我真的很忙。下次吧,我先挂了。"林语匆匆结束通话,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每次通话后,林语都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矛盾中。

她知道父亲不容易,知道自己的行为很任性,但某种强烈的背叛感和失落感让她无法迈出和解的那一步。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大学生活已近尾声。

毕业典礼那天,当同学们都有父母前来祝贺时,林语孤零零地站在人群中,心中的孤独感前所未有地强烈。

"小语,那是你爸爸吗?"一个同学突然指着远处说道。

林语愕然转身,看到了站在校门口的林大海。

他还是那么瘦削,皮肤黝黑,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西装,东张西望,一脸局促。

"爸..."林语的声音哽咽了。

林大海看到女儿,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大步走过来:"闺女!"

四年未见,父女相对无言。

最终,林大海先开口了:"闺女,爸爸知道你还在生气,但这么重要的日子,爸爸不能不来。"

林语看着父亲为她自豪的眼神,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

但就在她想要开口和解时,突然注意到父亲手上的婚戒,那股熟悉的背叛感又涌了上来。

"谢谢你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爸。"她最终只是淡淡地说,"我得去领毕业证了,你先回去吧。"

林大海的脸上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换上了笑容:"好,好,你忙你的。对了,爸爸给你带了礼物,这是给你买的手表,你看看喜欢吗?"

林语看着那个精致的小盒子,知道这对父亲来说一定不便宜。

她接过礼物,勉强笑了笑:"谢谢,爸,很漂亮。"

送走父亲后,林语独自坐在宿舍里,打开那个小盒子。

里面是一块简约大方的女士手表,还附了一张字条:"闺女,恭喜毕业。无论你走到哪里,爸爸永远以你为荣。爱你的爸爸。"

看到这些字,林语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

那一刻,她意识到自己有多么想念父亲,多么后悔这四年的固执己见。

毕业后,林语留在北京工作,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

工作稳定后,她开始思考是否该回家看看。每逢节假日,这个念头都会变得格外强烈。

终于,在一个中秋节前夕,林语下定决心,买了回家的车票。

"爸,我中秋节回去看您。"她在电话里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父亲激动的声音:"真的吗?闺女,太好了!爸爸这就准备,把你最爱吃的菜都做上!"

挂断电话,林语的心情复杂而忐忑。

四年了,她第一次要面对父亲的新家庭,面对那个取代母亲位置的继母。这需要莫大的勇气。

回家的那天,天气格外晴朗。熟悉的乡村景色从车窗外掠过,唤起了林语无数的童年回忆。

出租车停在家门口,她深吸一口气,提起行李走向那个日思夜想的家。

我推开院门,四年未见的父亲正在院子里忙碌。

见到我时脸上闪过惊喜与不安,结结巴巴地说着"闺女,你终于回来了"。

可就在这时,厨房门被推开。

那道身影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走出来。

目光与我交汇的瞬间,双方都愣在原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