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纪念胜利的阅兵,突然变成了国际关系的火药桶。
中国军队受普京邀参加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却没想到,乌克兰那边炸了锅,居然公开指责中国:称中国的行为将被基辅视为替俄罗斯侵略背书。
对于乌克兰的离谱言论,中方只用了三句话就怼得泽连斯基哑口无言,那么中方说了什么?乌克兰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搅浑水?
历史回响,岂容随意解读
这出戏,表面是阅兵仪式的政治后效应,实则是国际格局中的一次隐形角力。乌克兰的“义正辞严”,背后是焦虑;中国的“不卑不亢”,背后是智慧;俄罗斯的高调举办,则是孤中求生。三国言语交锋,牵动着更大的棋局。
5月9日,是苏联战胜纳粹德国80周年纪念日,这本该是二战胜利者之间的历史回望,却在战火未熄的背景下,被贴上了“支持战争”的标签。
乌克兰方面强硬放话:“任何外国军队参加莫斯科阅兵,都将被视为支持俄罗斯。”言下之意,就是要把所有敢去的国家拉入“敌人名单”。
这番话一出,火药味扑面而来,但是北京对此的回应则意外冷静,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只有三句不急不躁的“历史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全世界爱好和平、支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中国人民和苏联人民为此付出巨大牺牲,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中方参加纪念活动,是对历史的尊重与铭记,也是对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坚定决心。”
外交部的回应,逻辑起点深植于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但同时至少表达了三个意思。
首先是提醒乌克兰的“身份”。
中方在相关回应之中,也明确提及了“苏联各族人民”这一表述,很显然,中方此举有可能就是在“点”乌克兰。
因为我们知道,乌克兰在二战时期,也是苏联的一部分,乌克兰人当时也是苏联人,同样的,乌克兰广大民众,也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和而二战的胜利作出过贡献和牺牲,结果。乌克兰如今却对别国参加二战胜利阅兵指手画脚,大放厥词,这就是对乌克兰本国历史和经历的背叛。
其次是表达中方的态度。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从来不是哪个国家的独角戏,而是全球爱好和平与正义力量共同谱写的史诗。在这部史诗中,中国与前苏联各族人民的角色都重千钧。他们不仅承受了巨大民族牺牲,更以不朽功绩,铸就了战争胜利的基石。
这段守望相助、并肩作战的历史,是两国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那份情谊,那份贡献,不该被时光遗忘,更不容被歪曲。
最后是展现中方的立场。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虽然二战后奠定的国际秩序基础依然还在,但是不少野心家已经开始蠢蠢欲动,甚至有妄图动摇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心思。
从欧洲到亚洲,为二战战争贩子“招魂”的可怕活动层出不穷,这都让全球热爱和平的人忧心忡忡,中方参加二战胜利日阅兵,就是展现中方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决心和立场。
纪念还是站队
在当前的俄乌冲突中,中国的立场一贯明确:客观公正。北京多次强调,自己既非冲突制造者,也非直接参与方,核心诉求始终是劝和促谈。冲突爆发以来,中国呼吁各方克制,倡导对话协商,并在国际场合积极斡旋。
更关键的是,中国并未向冲突任何一方输送武器,经济上也没有单方面倾斜。因此,中方认为,参与俄罗斯阅兵,与俄乌现实纷争并无直接关联。这种参与,根植于尊重历史,旨在弘扬反法西斯精神,跟乌克兰所说的“支持俄罗斯侵略”,完全是两码事。
有观点甚至挑明,中国若真如某些人猜想那般“力挺”俄罗斯,俄乌战局恐怕早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这番话虽不中听,却也间接回应了外界的某些不实解读。
基辅方面之所以反应激烈,把历史纪念与现实冲突死死捆绑,恐怕也是战事压力下的无奈之举,国际舆论场自然成了其争取支持、孤立对手的重要阵地。
历史的镜子
将纯粹的纪念活动政治化、工具化,不仅曲解了历史,也无助于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反而可能伤害那些曾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拥有共同历史记忆的国家的感情。
这种做法,无疑是将庄重的缅怀仪式窄化为地缘博弈的筹码,多少显得有些短视,甚至是对先辈浴血奋战精神的某种亵渎。
北京也借此机会,希望乌克兰当局能谨言慎行,别对其他国家基于自身历史认知和国际交往惯例的正当行动指手画脚。
说到底,这背后关乎对二战胜利成果及其奠定的战后国际秩序基础的维护。近年来,国际风云变幻,这一秩序虽在,却也面临挑战。
一些势力蠢蠢欲动,甚至想从根本上动摇二战后的国际体系。从欧洲到亚洲,为战争罪犯和法西斯“招魂”的行径时有发生,这不能不让所有爱好和平的力量警惕。
中国选择参与俄罗斯的阅兵,传递的信号已超越双边范畴,更深层地展现了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历史真相的决心。
乌克兰的片面之词,若经由部分西方媒体放大,确有可能误导一些不明真相的受众。但中国清晰阐述立场,坚持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参与庆典,这本身就是一种担当。国际社会中真正有远见的力量,应能穿透喧嚣,认清此类言论背后的真实意图。
至于未来这场战争怎么收,和平谈判能否落地?我们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连纪念历史都不能达成共识,那和平就是个遥不可及的奢望。
所以,当中国用三句话回击乌克兰的“战狼式喊话”时,其实在说的不只是一个国家的态度,而是全人类该如何面对过去、理解现在、走向未来的问题。
纪念,不是遗忘;中立,不是冷漠;和平,不是妥协。这三句话,听懂了,是智慧;听不懂,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