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近期的采访中称,他不会为了和中国举行谈判而取消对华的关税。目前,双方在进行谈判的意愿上有多接近?对此,林剑表示:“这场关税战是美方挑起的,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也是明确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林剑强调,美方近期不断表示,希望同中方进行谈判。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如果美方真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施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开展对话。

日前,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提到中美贸易战情况时,就美国总统特朗普屡次主动释放的谈判信号进行回应,指出中方正在评估情况,但美方应该拿出实际行动和诚意,将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取消。中方这番话,依然是维持了此前的立场。特朗普宣布取消对华“小额包裹最低额度”的关税豁免,可见其依然想用极限施压让中方让步,所谓“谈判信号”不过是稳定美国市场情绪。就在特朗普作出决策之际,全美多地再次爆发反对他的游行,可见美国民众对其施政已经失去了耐心。

特朗普为何反复改口?背后有这么几个关键原因:首先,国内政治压力。美国经济已经扛不住了。一季度GDP萎缩0.3%,国内怨声载道,民众、商人、资本巨鳄,都在反对,就连美国财长贝森特都公开承认:“145%的关税无法长期维持。”特朗普的强硬姿态是做给选民看的。他需要维持“对华强硬”的人设,但又不能真的让经济崩盘。于是他的政策在“放狠话”和“找台阶”之间来回横跳。可惜,这种策略对中国无效。特朗普在4月上旬曾放风称“中美很快达成协议”,但现实是,中方根本没和他谈。



白宫(资料图)

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表示,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基本逻辑,是认为对中国造成的伤害会大于对美国自身的伤害。“但现在他一定意识到了,美国自身受损更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则指出,美国国内反对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的声音强烈。由于中国产品质优价廉,对美国消费者和厂商至关重要,高额关税将中国产品阻挡在美国之外,导致一些产品无法找到替代品,降低了美国民众的生活质量;即便能找到替代产品,价格也会提高,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美国国务卿近日也表示,美方在华政策“并非封锁”,而是寻求所谓“战略去风险”。分析人士认为,此番表态意在为未来中美经贸协议铺路。华盛顿智库多位研究人员指出,虽然美国对华“脱钩”政策短期内仍将延续,但从长期战略角度看,中美之间仍存在广泛且不可替代的合作需求。中方则多次重申,希望美方将“缓和信号”落到实处,而不是一边口头缓和,一边继续推动出口管制、投资限制、技术封锁等“小动作”。这种“嘴上谈合作,手下耍手段”的策略,只会加剧双方的不信任,损害本就脆弱的全球供应链。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今天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纪念日,发言人如何评价中欧关系过去50年的发展,对双方关系未来发展有何期待?林剑指出,当前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强权严重冲击国际规则和秩序,人类社会再次来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世界在变,但中欧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机遇远大于风险这一基本事实没有变化,中欧都支持多边主义、都支持开放合作这一追求没有变化。



欧盟(资料图)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刘作奎指出,中欧需建立“竞争中性”框架,避免将正常经贸问题政治化。面对复杂形势,中欧需以务实态度推进合作,应尽快重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推动市场准入互惠。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的发展环境,因此中欧在伊朗核问题、中东局势等热点问题上加强协调。中欧的一系列行为,将中欧从“阵营对立”到“命运与共”,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所言:“中欧携手不仅成就彼此,还将照亮世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