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孩子的思维能力差,不会分析题目,怎么办?

彭老师答: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自觉性。

没有思维自觉的孩子,会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他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第二,是你让我这样写的,我写的反正就是你想要的东西。

发现没有,这样的想法是我们熟悉的配方。

有的大人一天忙到晚,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还有的大人机械执行任务,当任务失败,把问题归罪于领导的安排,和自己无关。

把作文扩展到人生命题上,这真的是一件让人深思的事。

我觉得训练作文思维最大的意义,就是避免以后生活吃亏。抓分当然是必要的,紧急的,但这不是作文的全部。

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写的是啥,因为我们的掌控力太弱了,想法和现实落差很大,发生冲突,而我们没有力量去解决这种冲突,于是,就把头埋到沙子里当起了鸵鸟,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说,懒。

有人试图寻找外力的赋能,把责任推给命题者阅卷者,以便自己能全身而退。

退得了吗?人生的剧本早已写好,思维上的偷懒,必然会让我们吃一些莫名其妙的亏。

还是回到老本行上讲作文,免得被人说要做人生导师,以免误人子弟。

比如,走进大街,看到街市繁华,然后就想到祖国的繁荣昌盛。这种思维误区,就是以绝对的普遍性来抹杀差异的个体性。

比如,春节吃团圆饭,餐桌上的食物丰富,想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蒸蒸日上。

又比如,我吃了一个蛋挞,甜美幸福,这种美好的生活是祖国繁荣富强赋予的。

这种万能的、绝对正确的想法,让思维懒惰,不会去思考这件事背后真正的逻辑,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就吃蛋挞而言,你的幸福源于你的正常,正常的味觉,正常的心理,正常的生活感受力,此外,还有你对甜食的热爱。比如,我不喜欢甜食,吃蛋挞,我就不幸福,而是折磨。

思维自觉性的培养,依据两个条件:

第一,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培养掌控力;

第二,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机械照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