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印度军队突然发起代号“朱砂”的军事行动,对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动袭击。巴基斯坦军方迅速反击,宣称击落了6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3架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斗机。尽管印度一开始矢口否认,但随着残骸照片和视频在网络疯传,尤其是坠毁部件上的法国标签被曝光,印度不得不改口承认3架战机“坠毁”。明眼人都知道,所谓“坠毁”不过是印度给自己找台阶下——毕竟被击落的可是花大价钱从法国买来的“王牌”战机。
这场空战的“第二受害者”很快浮出水面:法国达索公司的股价在消息传开后暴跌。作为“阵风”战斗机的制造商,达索原本靠这款“四代半”战机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却被印度坑惨了。要知道,“阵风”可是法国军火出口的金字招牌,累计外销超过300架,买家包括印度、阿联酋、埃及等十多个国家。但这次在印巴空战中被巴基斯坦的歼-10C战机和霹雳-15导弹“打脸”,直接把达索的市场信誉砸了个稀巴烂。
“阵风”的性能真有那么差吗?从纸面数据看,它确实是个“全能选手”:能对地攻击、能当舰载机、还能携带核武器,号称“一机多用”。法国人为了推销这款战机,甚至敢把单架价格炒到2.44亿美元(印度采购价),比美国的F-35还贵。但实战是检验武器的唯一标准。这次空战中,巴基斯坦的歼-10C战机凭借霹雳-15导弹的超视距打击能力,直接在200公里外锁定并击落“阵风”,而“阵风”的雷达却连对方影子都没看到。更尴尬的是,印度空军的“阵风”居然被自家民众拍到残骸,甚至连编号都被扒了出来——那可是印度空军的“首架阵风”,编号001,如今成了“坠机001”。
达索股价暴跌的背后,是全球军火市场的残酷现实。一款战机的实战表现直接决定其销路。“阵风”此前在利比亚和马里的“低强度冲突”中刷过存在感,但这次面对巴基斯坦的“中械体系”(歼-10C+红旗-9防空导弹),立刻暴露了致命弱点:雷达探测距离不足、电子战能力被压制、与印度现有装备体系不兼容。有军事分析指出,印度空军的“阵风”甚至无法接入自家预警机的指挥系统,只能单打独斗,结果被巴基斯坦的“体系化作战”打得满地找牙。
对达索来说,更要命的是“阵风”的外销前景。原本计划卖给沙特、哈萨克斯坦的订单,现在估计得泡汤了。而中国的歼-10C却迎来了“高光时刻”。巴基斯坦用实战证明,这款单价不到“阵风”一半的战机,不仅能在超视距空战中碾压对手,还能配合预警机和电子战系统形成体系优势。埃及、尼日利亚等国已经开始重新评估军购计划,毕竟花小钱办大事才是硬道理。
印度这次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花了近百亿美元买的“阵风”,不仅没镇住巴基斯坦,反而成了中国武器的“活广告”。更讽刺的是,印度空军原本想靠“阵风”压制中国的歼-20,结果连巴基斯坦的歼-10C都打不过。这让那些迷信西方武器的国家不得不重新思考:花大价钱买“阵风”这样的“纸老虎”,真的值得吗?
说到底,军火市场是“成王败寇”的战场。“阵风”的惨败给法国敲响了警钟,也给中国军工提了个醒:实战才是最好的推销员。当“阵风”的残骸还在克什米尔冒烟时,歼-10C的出口订单可能已经在路上了。这场空战的蝴蝶效应,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