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在新德里举办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上海东滩候鸟栖息地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上海终于实现了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为了这个目标,上海前后努力了5年,这份荣誉不亚于申奥成功。
国内被列入世遗名录的地方总共也就15个,除了东滩,还有可可西里、神农架、新疆天山等,基本都是远离都市城区、遗世独立的。
但东滩特殊就特殊在:它离上海繁华都市核心,仅有约1小时车程。离寸土寸金的地方最近的一块天赐生态“留白地”。
东滩湿地公园实景图
东滩是全球最重要的鸟类迁飞路线上,一个黄金备降“机场”,这是它能入选世遗的重要原因。
300多种鸟类、数千万只水鸟在这里停歇、越冬,重新起飞去追寻理想的家园。
而近在咫尺的上海,有超2400万常住人口,积累了大量旅居度假的需求。
想要落脚、休憩的,又何止于鸟类?
01
真正的“上海后花园”
其实是这里
因为上海积压的度假需求,这几年争做“上海后花园”的地方很多,近到苏州湖州,远到宁波舟山。
但真正全方位符合“后花园”概念内涵的,有且仅有东滩。
“上海后花园”的前提:必须和上海是一体的
东滩无论从行政区划还是物理距离,都是上海的一部分,真正意义上的“上海人抬脚就能到”的“花园”。
尤其是,今年3月上海轨交22号线(崇明线)实现长江区间隧道全部贯通,未来从浦东跨江而至,仅需4站。
在这个基础上,无缝换乘轨交9号、12号线,即可快速通达陆家嘴、徐家汇、人民广场商圈。
这不止是一场交通能级的指数级跨越,更让东滩这个世外桃源无缝链接市区繁华,让“市中心工作、下班即度假”的生活模式变成了现实。
不是“候鸟式”的“低频”旅居,而是全天候的“高频”陪伴,才是一座“后花园”应有的价值兑现。
“上海后花园”的核心:必须配得上“花园”的功能
放松和度假只是向往一座“花园”的目的,一座“花园”的真正价值要看它能带来的“结果”。
东滩所在区域有超300平方公里湿地,全年空气优良率94%,常住人口平均寿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岁以上。
这些“硬核”数据,让东滩宜居的环境优势和对健康的正向促进作用,得以最直观的展现。
“上海后花园”的基础:必须有相同能级的配套
作为上海的一部分,东滩同样集聚了上海这座国际都市相同能级的配套,上海东滩国际会议中心、东滩览海高尔夫、金茂凯悦酒店、由由喜来登酒店等一众度假奢品布局于此。
上海实验附属东滩学校为代表的教育资源,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为代表的医疗资源,以及规划的5G智慧应用产业园、东滩源国际交流中心等代表的产业资源等纷纷扎根于此。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实景图
东滩源国际交流中心实景图
这些已经成熟落地的配套,让东滩将生态和热闹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合而为一,东滩成为普通人“第一居所”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凭借“后花园”的这三点硬实力,东滩得以将两种完全不可能的生活方式捏合在一起:
一线核心城市的丰盛生活+世界级自然遗产的度假体验
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意味着任何一个项目择址于此都将是“世界级”的。巧合的是,艳姐在东滩的确也发现了一个相当特别的别墅项目——东滩·海上明月。
东滩·海上明月实景图
相比于项目所在的东滩,这个别墅项目的操盘逻辑和运营理念,更值得我们探究与发掘。
02
与传统营销无关的
“三件小事”
东滩海上明月项目提出了与业主“共融共建”的社区理念,并从已交付的西区(东滩花园)开始,不断完善社区运营机制。
前几天五一小长假的时候,东滩办了一场滩玩乐园·躺岛露营音乐节,在社交媒体上火速刷屏,现场人头攒动。
滩玩乐园·躺岛露营音乐节现场
据了解,短短5天时间,这场音乐节就吸引了超8000人前来,成了小长假上海热门网红打卡点。
活动举办地“滩玩乐园”,是个占地超过12000㎡、汇集7大场域于一体的乐园,正是由海上明月项目方亲手规划、设计、打造、运营的。
这是艳姐发现的第一个“反传统”的操盘逻辑,和急于引流量搞促销的传统项目不同,海上明月花费了大量心血,打造了一个“无界乐园”,笑迎八方来客。
更重要的是,滩玩乐园向所有人开放,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接待了约4万人次,甚至在点评网站上,滩玩乐园成了崇明亲子乐园NO.1、网红打卡点。
乐园里的“果岭咖啡”、果岭的一块“心形沙坑”圈粉无数,几乎是社交网站上出片的圣地。
滩玩乐园的网红破圈背后,传递了两个重要意义:
一个是,上海度假生活,从此多了一种方式,多了一个目的地,从上海市区出发,导航到东滩有了更精确的坐标。
另一个是,即便不是海上明月的业主,滩玩乐园也乐意接纳你的到来,它向所有人开放,让所有人体验社区的生活模式,打破了过往别墅社区高墙林立的隔绝感,拥抱无界感。
在深入了解了这个项目的组织架构颗粒之后,艳姐又发现了海上明月第二个“反传统”之处。
和传统房企单项目总负责制不同,海上明月是“双项目总”负责制,一个项目总负责产品营造,另一个专门负责社区文化运营,囊括了物业管理、客服、商业、文化建设等工作。
这类项目管理架构的创新,未来可能会是地产行业的主流,它符合地产转型的趋势:开发商不仅要在产品力胜出,也要在服务价值和生活方式上胜出。
未来业内的顶级选手,不是能造“好房子”的房企,而是能造“好生活”的房企。
滩玩乐园蝴蝶标本博物馆
在这一点上,海上明月展现了第三个“反常规”的操盘逻辑——与业主共建的生活模式。
海上明月这个项目的底层逻辑,不是把业主放到一个世外桃源,让他们远离喧嚣去避世。而是利用东滩独有的资源,持续为业主营造体验感和生活方式。
这就要求,海上明月不能简单交付了事,要像运营一座商场、一座写字楼一样,持续注入软性服务力,做好全周期陪伴。
社区有明文记录的“幸福公约”,有专门的社区议事会、社群联合会等机构,真正还权于业主。
艳姐数了下,海上明月目前光是不同主题的社群,就有近30个,各大社群主理人成立了“社群之家”,专门营造社群生活的日常点滴。
海上明月社群活动海报
在2024年,海上明月光是社群活动就举办了2105场,平均每天都有5个以上的社群活动在这里展开,近2.8万名业主参与其中,参与率超过90%。
海上明月社群4月活动汇总
海上明月的业主几乎“每周都过节”,专题节日活动日程覆盖日常,成为家常便饭,每个业主的理想生活、兴趣才艺、邻里温情都能在此生根、落地、成长、孵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精神的滋养,海上明月业主也坐拥崇明岛天然生态馈赠,新鲜优质的本地物产承包日常饮食,构筑起健康品质生活。
相较市区富人阶层追逐的快节奏都市生活与物质符号,这里以身心滋养的绿色栖居和闲适时光,诠释着"慢生活才是真奢侈"的生命哲学。
既然是与业主共建,在项目的硬件投入上,海上明月同样不遗余力。
项目专门搭建了约3000㎡的鹭Club会所,拥有私房菜餐厅、社区食堂、盒马邻里等,以及完善的健身房、泳池等功能,一站式满足业主日常生活需求。
Club会所实景图
同时项目约3000平的滩外商业中心也开启招商,专门向业主征集商业空间主理人,计划引入业主食堂、骑行俱乐部、日咖夜酒等多元化业态,为社区注入更多活力。
五一期间,滩外商业中心首次对外开放,重要组成部分业主食堂实现营业,属于海上明月的丰盈日常,逐渐生动。
透过这三件与传统营销无关的小事可以发现,海上明月要做的事很明确:
他们不急于向避世的客群去兜售产品,而是要在上海经营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先进理念的社区。
在这个社区里,不同人的生活理想得以实现,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得以舒展,不同人的人生追求得以抵近。
一言以蔽之——在这里,活出生命所有可能。
03
上海的“墅居”生活
其实没那么遥不可及
独占世界级生态资源,安放丰盛的生活理想,似乎除了别墅,别无他法。
但当上海、别墅、生态、理想生活这几个词浮现在眼前,普通人脑子里首先蹦出的,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
东滩·海上明月实景图
就像网友常说的:我不住大别墅,是因为我不喜欢吗?
但海上明月在集齐了上述所有元素的前提下,给出了一种非常“豪爽”的解题思路:
别墅——但只要200多万。
东滩·海上明月实景图
用“墅居”这个终极模板解题,但同时又将门槛拉到了最低。
在上海,200多万甚至不到刚需价格,这意味着这是个普惠的价格能级,所有人群都能享受到别墅的待遇。
可以说,海上明月在上海开创了“别墅”权益均等模式:别墅不再是富人标配,而是每个群体可望亦可及的生活。
更关键的是,这个价格,与即将贯通的轨交、东滩成熟兑现的配套放在一起,让海上明月明的别墅,明显具备了“理想第一居所”的实质。
这套别墅,可以是富豪的资产配置,也可以是刚需的上车首选;可以用作假日度假,也可以日常居住;可以是亲近自然的首选,也能是“下班即度假”的日常载体。
但别墅还不是海上明月的全部解题思路,在入选世遗名录的东滩,“墅居”也要有相应的气质。
海上明月“造墅”的思路很清晰:一半种树,一半造墅,“树比墅高”。
上面提到,项目拿出了1.2万㎡土地来打造乐园,这个体量仅仅是海上明月很小的部分,因为整个项目还有:
约25万方果岭,11万方的郊野公园,超5万方的水域景观,一个超过2.4公里的景观主轴……
东滩·海上明月实景图
之所以如此奢侈地景观配比,是因为项目的容积率只有0.5,自限墅令以来,上海容积率低于1的地块几乎绝迹,0.5容积率的产品遂成孤品。
0.5的容积率代表更低的人居密度,更大的楼间距,也提供了更加稀缺的人居范本。
建筑让位于生活与自然,放眼整个项目,“树比墅高”的独特景象成为诗意生活的生动写照。
尤其是约25万方果岭景观,成为海上明月业主的日常,外面动辄几十上百万的高尔夫球场会籍费,在这里则完全对业主免费。
东滩·海上明月果岭景观实景图
所以艳姐听到有业主开玩笑说:在这里住,光打三年高尔夫也能回本。
在这样的环境里,海上明月呈现的产品仍然不乏惊喜。
东滩·海上明月实景图
目前项目在推实景现房中,有建面约95平米的叠墅产品,降低墅居门槛的同时,也没有降低墅居品质。
东滩·海上明月实景图
下叠产品有独立的入户花园庭院,这种“院子福利”意味着庭院中品茶赏花、听雨观星、孩童嬉戏……这些在市区内无法实现的生活方式,在这里都将成为可能。
东滩·海上明月下叠实景图
此外,下叠一层二层也相对独立,通过垂直空间拓展,能满足不同家庭成员代际分层。
而上叠配置了私密入户玄关,两层均配置了阳台,还留出一方露台可供观星赏月,最大程度实现与户外生态的亲密接触。
东滩·海上明月上叠实景图
极致的户型布局和开放式的空间留白,适应各类人群自由搭配生活场景。
通过这些可以发现,海上明月将自然谧境与都会繁华恰到好处地平衡:
业主既能沉浸于多维生活场景的精致体验,又能在亲近的邻里尺度中滋养出温暖的人居关系,实现品质生活与精神丰盈的双向奔赴。
结语
对每个普通人来说,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一方理想天地,包容自己的生活方式、盛放自己的理想追求。
基于这些朴素愿望,地产行业正从“住有所居”的生存需求,转向了“居有所乐”的情感、心理需求。
海上明月也正是顺应了这一行业趋势,站在用户视角,创新性地调整了自己的思路和运营模式,以人文社区为底色,坚持长期主义,不疾不徐,用心做好服务和产品。
这样的特质和坚持,能打动越来越多的客户,也将注定成为行业的标杆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