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青年书法艺术家黄树森,书法技艺很好,在书法界名气很大。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书法展览,在很多重要展览中表现很棒。黄树森在第五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展出八尺整纸作品,这个作品尺寸大,字体雄浑大气。创作的时候,他把隶书笔法用到行书中,让作品既有行书的流畅,又有隶书古朴的力量。黄树森创作这个作品是怎么想的?创作时有哪些考虑?看他的创作手记,就能知道他创作时的想法。



黄树森创作手记提道,希望在作品中探索书法力度与美感的平衡。八尺整纸对书法家是巨大挑战,需保持整体和谐,在笔画中展现力量与精准。为此,创作前他深入研究、多次草稿练习,力求在传统书法基础上融入自身理解与创新。

创作时,黄树森注重笔法变化与节奏控制。以隶书笔法为行书添沉稳厚重,让作品有行书流畅,不失隶书庄严。每一笔起承转合都经精心设计、反复推敲,确保每个细节体现艺术追求。





黄树森艺术探索,开启大字行书创作新篇,作品在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展、首届 “中国恒美花都杯” 全国书法大展中脱颖而出。

近年创作,黄树森选长锋羊毫、生宣素纸临摹古代碑帖,增加临摹难度深度。他利用长锋羊毫柔软特性,结合自身情感性格,探索塑造个性化笔墨表达方式。

经长时间磨练领悟,黄树森创作大字作品用长锋兼毫笔,作品气势更宽广浑厚。他遵循古训,提升对书法线条理解,锻炼书法技艺。



黄树森创作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先调配红星墨汁、宣和宿墨与清水,在桌案平铺八尺生宣素纸。翻阅丁敬诗集选作书内容,调整情绪进入创作状态。集中精神,笔尖蘸浓墨,在纸上挥洒抒情。

黄树森觉得创作大字作品,要有宽广胸怀、海纳百川气度,笔下才有神韵与生命力。凭此心态,书写时心手合一,气息贯穿作品。写完将作品铺地观察,满意后又连续创作几件,都符合心意与艺术追求。



黄树森说,其此次书法作品,是近年书法学习心得的集中展现。创作中,汲取颜真卿《争座位帖》精髓,领悟篆书笔法圆融凝重,借鉴墓志铭、造像的自然美与宏大气象。把《石门颂》《杨淮表记》苍茫古朴、雄浑厚重的气息融入作品,以金文劲健挺拔线条为书写基调。

书写时,追求天真烂漫的自然状态,融合各种书体,将古人智慧化为创作语言。让字迹自然流露,不刻意求笔画完美,不拘泥字的结构布局,字的大小、开合、倾斜、俯仰顺应自然。更注重作品整体格调,力求展现宽广、浑厚气象,以自然真挚方式,将内心想法情感表达在纸上,追求意料之外的笔墨效果。



这件作品获评委认可,对我是幸运,也是探索路上的肯定与鼓励。当下,擅长用长锋笔写草书的书法家多,能熟练用其写行书的少。古人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觉得长锋笔难控制,但掌握好能展现强大力量气势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