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日前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中方欢迎一切有利于当前局势降温的举措,支持尽快开展公正调查。作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共同邻国,中方希望印巴双方保持克制,相向而行,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有关分歧,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报道称,4月25日凌晨,印度与巴基斯坦边防军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爆发间歇性交火,连续第二天炮声不断,局势剑拔弩张。起因是印度控制区内一处旅游景点遭遇枪击,一群不明身份武装分子开火,造成恐慌。印度随即将矛头直指巴基斯坦,指责对方庇护激进分子,并以此为由,单方面暂停两国水资源分配条约,公然撕毁脆弱的停火承诺。而巴基斯坦则高调反击,拒绝背锅,并首次主动提出邀请国际调查人员介入,直指印度以袭击为借口挑起边境紧张。



冲突现场(资料图)

日前,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说,俄罗斯和中国可参加对克什米尔恐怖袭击事件的国际调查。阿西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说:“我认为,俄罗斯或中国,甚至西方国家可以在这场危机中发挥非常,非常积极的作用,它们甚至可以成立一个应被授权这一工作的调查小组来调查印度或(印度总理纳)莫迪是否在撒谎,或者他说的是真的。让一个国际小组来揭示它。”



冲突现场(资料图)

然而,这一提议却遭到印度的无视与拒绝,印度迫不及待想要借机生事的意图昭然若揭,其强硬且傲慢的态度,进一步激化了两国间的矛盾。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新闻与广播部长更是直言印度打算在 5月1日当天发起战争。这个消息的发出无疑是增加了整个局势的紧张程度。但有意思的是,尽管印度摆出开战姿态,却迟迟没有实际行动,所以外界对其行为的猜测也开始逐渐多了起来。不过一旦发生冲突,受伤的永远都是普通百姓。

更令人奇怪的是国际社会的反应,显得谨慎而克制。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仅发表简短声明,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就没有再提其他的,也是让人浮想联翩;而美国国务院的声明中甚至避免使用"谴责"一词,明显是向着印度,难道美国有证据么?而俄罗斯外交部的表态虽然反对恐怖主义,但措辞十分谨慎,也间接表明不想参与其中。为什么各个国家对此次冲突的态度差别都很大呢?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国际局势下,大国都不愿在南亚地区引发新的危机。



冲突现场(资料图)

在此背景下,不过印度克什米尔全国议会主席的一句话却暴露了印度的想法,他5月3日表示,"克什米尔过去是、将来也永远是印度的一部分。"曾经有多少国家曾经用类似的语言为自己的扩张野心辩护?现在印度也以这种方式表达了其对扩张领土的野心。印度一直想成为超级大国,却始终没有得到认可。不过这种表达方式,还是让人想起了那些试图通过侵略他国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失败案例。

不管怎么说,如果要想和平,双方就得坐下来谈,不能过多的考虑历史问题。当然在这件事中,如果有大国在这儿搅和,谁也不想让步,那么谈起来就难上加难。中国、美国、联合国要是能推一把,也许还有点希望。但现在看,南亚这火药桶,还得炸一阵子。印巴冲突这事儿,水深得没法说。南亚的未来,到底是战是和?一切都是未知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