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消息,因美方多次主动传递信息,中美经贸牵头人将于5月9日至12日在瑞士会谈。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全球关注。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一举一动都牵扯着世界经济的神经。此次会谈,更是在复杂的国际经济与政治背景下展开,备受瞩目。 先看看美国那边的情况。特朗普政府之前态度强硬,对全球发起“关税战”,试图通过高额关税增加财政收入,缓解美债压力,毕竟美债已经超过了36万亿美元。

可结果呢,美国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 - 0.3%,4月份新增就业人数仅6.2万人,为近一年来最小增幅,陷入滞胀困境。而且,关税战不仅没达到预期效果,还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声称“可以接受美国暂时性经济衰退”,这背后更多是无奈与焦虑。 再看美国近期在谈判态度上的转变。此前,美国一边嚷嚷要中国派代表去华盛顿谈判,一边又搞出各种小动作。



特朗普(资料图)

可现在,美国财长贝森特主动表示要去欧洲与中方就关税问题对话,还说要先“缓和气氛”。之前贝森特吹风,想在世界银行春季例会期间跟中方代表碰面,中方没理会。这次能促成会谈,一方面是美方放低姿态,承认中美关税谈判尚未起步,主动谈及降低关税可能性;另一方面,会谈地点选在瑞士这个中立国,让双方有平等对话机会,给足了中方尊重。 中方一直以来的态度很明确。商务部回应同意接触,是美方多次主动传递信息。

但同意接触不代表轻易妥协。中方太清楚美国套路了,“听其言观其行”。要是美方继续“说一套做一套”,一边要求接触,一边搞“胁迫讹诈”,那肯定谈不拢。中方选择接触,是回应各方期待,让全世界明白贸易战不是中国挑起的。同时,也想借这个机会明确中美贸易战“红线”。特朗普最近把歪脑筋打到中国内政上,美国众议院通过两部涉台恶法,中方必须给美国立规矩。 从过往经验看,中美经贸关系复杂多变。



贝森特(资料图)

就拿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来说,过去的谈判为两国提供讨论改革外商投资审批程序、落实国民待遇和互惠政策的机会。这说明中美之间在经贸领域有合作基础,也有共同利益诉求。可如今的关税问题,却让双方关系陷入紧张。 这次中美谈判,对于世界经济走向至关重要。中美两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双边贸易额巨大。贸易战持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都会受到冲击。

若双方能在此次谈判中找到共识,降低关税,恢复正常经贸往来,那对全球经济复苏将是极大推动。对美国而言,降低关税能缓解国内企业成本压力,满足消费者对物美价廉商品需求;对中国来说,能稳定出口市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当然,谈判不会一帆风顺。美国在谈判中是否真能拿出诚意,纠正错误做法,还是未知数。比如在半导体、药品、钢铁等战略产业上,美国想让生产环节回流本土,不能靠征税,而应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



特朗普(资料图)

中方一直坚持原则立场,不会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达成协议。中方有底气,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实现供应链多元化布局,国内高新技术产业长足发展,不怕打持久战。 此次中美在瑞士的谈判,是双方缓和关系、解决关税争端的重要契机。全球都在拭目以待,希望双方能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协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注入信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