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送走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后,狲尚香在这个春天离开了。


图源社交媒体

2019 年,在西宁大通县菜市场,一只看起来有些特别的“小猫”正在出售。

和大多数小猫一样,它有一张方圆脸,大眼睛,短鼻子,毛发充沛,长胡须,耳朵小小的。有人把它当成宠物买走,回家后,买主越看越不对劲,主动联系森林公安。之后,它被接到青海省西宁市野生动物园。并且拥有了一个名字——狲尚香。

狲尚香是一只高原亚种的雌性兔狲,是猫科兔狲属的动物。在青藏高原的动物园里,狲尚香终于拥有了一个温暖安全的地方,得到了救护,也度过了六年的时光。

2025年3月24日,青海西宁野生动物园发布公告:3月14日凌晨,雌性兔狲狲尚香因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去世。


兔狲的消逝

在辽阔干燥的高海拔草原行走,被戈壁和荒漠上冷冽的风吹拂,躲进冷硬贫瘠的岩石缝隙——兔狲的一生本该这样度过。

然而,在现实世界里,活到成年对它们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兔狲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猫科动物之一,其种群痕迹可以追溯到1500万年前。它们的视觉和听觉发达,一有风吹草动就能迅速逃窜或隐蔽在土洞中。因长期独来独往,兔狲始终与人类保持距离,被称为“从来没有被人类驯服过的动物”。

虽然生活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但兔狲面临的天敌在猫科动物中是最多的。它们原本是肉食动物,但由于体型小体力弱,经常会受到雪豹、狼等猛兽的偷袭,加上天气严寒,食物匮乏,在野外成长的兔狲生活得很艰难。

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繁殖艰辛,人工繁育也并不容易。


图源网络

西宁动物园的“兔狲”中,另一只被大众所熟知的是狲尚香的“丈夫”狲思邈。

作为西宁动物园里唯一的一只雄性兔狲,狲思邈在2018年因初次交配只有四秒而被人类集体围观,随后走红网络。

幼年的狲思邈常常受冻挨饿,即使后来在西宁动物园受到了精细的照顾,被饲养员用肉条养大,吃饭的时候还是很急很快。最后在2022年10月,它进食时因鸡肉卡喉,不幸窒息死亡,终年7岁半。

狲尚香和狲思邈的育儿之路可谓曲折不断。2021年,狲尚香生下四只幼崽,其中有一只是死胎。几个月后,因为一场猫瘟,又有两只幼崽染病去世,仅一只雌性幼崽“狲大娘”幸存。这是中国首次成功实现兔狲人工繁育。好景不长,曾给人类带来无限期待的“狲大娘”在三年后因病去世,初步诊断为子宫蓄脓。

这几年来,西宁动物园一直处在漫长的阵痛期中:有小兔狲因弓形虫病致死;有小兔狲因应激而腹泻,最终死亡;也有小兔狲因为母亲没有养育经验,而被妈妈用稻草掩埋致死。

究其原因,一方面,全世界饲养过的兔狲也不过才上千只,动物园缺乏饲养经验;另一方面,兔狲的免疫系统很弱,同样的疾病对家猫无害,但对兔狲可能是致命性的。同时,兔狲性情极其孤僻敏感,在动物园嘈杂的环境中也不易生存。

让人格外揪心的是狲思邈的离世,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曾经作为深受众多网友喜爱的动物,更重要的是它是唯一一只雄性兔狲。它离开了,这意味着,在中国的动物园里再也找不到雄性兔狲,人工繁育的可能性不存在了,而兔狲的繁育只能等待机会。


希望与困局

在濒危动物的人工繁育的档案中,不乏因经验不足、病害防控失败、环境刺激过强而离世的物种,兔狲的人工繁殖艰难并非个例。

与青藏高原隔山相望的重庆动物园,相似的命运在重演。1月21日,重庆动物园传来消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国大陆唯一一只圈养云豹“干干”因年老体衰、胰腺坏死和心肺衰竭离世。

云豹被称为“丛林隐士”,在中国大陆的种群数量已不足大熊猫的零头。作为夜行性且极度敏感的猫科动物,云豹在动物园环境中易因应激反应而拒食、发病,甚至许多云豹在圈养环境下会因压力过大而攻击甚至咬死伴侣。繁殖期间,它们对环境的要求也极为苛刻,一旦感受到任何潜在威胁,它们可能会选择吃掉或遗弃幼崽。

相比之下,海南岛上栖息的海南坡鹿要幸运一些。它们生活在低海拔的森林和山谷地区,跳跃能力强,行为机敏。上世纪 70 年代,海南坡鹿野外种群数量锐减至26只,50多年过去,经过科学研究、栖息地保护、社区维护等方面的努力,截至2024年,海南大田保护区的坡鹿数量已恢复到近400只。


图源网络

与此同时,人工繁育也面临着更具体的问题。

1986年,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成立时仅有8只种虎,经过近40年的科学繁育,目前已拥有纯种东北虎近900只。稳定的繁育数量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如何处理老虎的商业流转与随之而来的无序繁育?

据媒体此前报道,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当时引进饲养的东北虎数激增,通常一家马戏团有两只老虎,多的有四五十只。辉煌时期,埇桥区拥有100多家马戏团体,从业人员近1万人。

笼子里的动物被期盼着顺利存活,繁衍生息;而走出笼子的动物却被困于商业性的无序繁育。

从兔狲、云豹到海南坡鹿再到东北虎,在动物园或保护区中,每一个动物的“出生”都伴随着数月乃至数年的精心规划与殷切等待,而每一个“死亡”,则意味着需要对一系列策略的再次调整和反思。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每一种动物的存活与否都和食物链上下端的物种紧密相连,人类无法承受任何一种物种的失去。

在这其中,从商业角度出发,仍有努力的空间。


野性的归处

兔狲、云豹等濒危动物的离世意味着一个物种的孤独终结,更是一次关于生态边界失衡的警示。种群的消逝,也反应着人类活动、政策执行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复杂联系。

生物多样性正逐渐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NFD)于2021年成立,旨在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一套评估和披露自然相关风险与机遇的框架,帮助其将自然因素纳入决策过程。

在中国,已有企业开始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其ESG实践中。例如,中煤平朔集团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成功探索了矿区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径,其案例被收录于《2024年度中国ESG卓越实践报告》。此外,腾讯公司于2022年发布了《生物多样性声明》,承诺采取行动保护自然,并建立了由董事会监督、ESG工作组统筹管理的治理架构,以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有效实施。


图源网络

政策层面,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提出,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行严格保护,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

对不少企业来说,从自然保护角度推动ESG实践也是商业机遇。

当下,多数ESG评级与信息披露标准已将“生物多样性影响”“栖息地破坏”“自然资本管理”纳入环境责任评估之中。这意味着,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不能止步于碳排放与能耗指标的合规,而必须深入回答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当企业决策和人类生活需要与自然产生联系时,我们该如何尊重物种与物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边界?

今年,狲尚香没有等来它的夏天,但它们发出的最后一声低吟,不应该只被感叹为一首自然的哀歌,这些声音值得、也需要被更多人类听见。

参考资料:

McKinsey&Company:The triple play: Growth, profit, and sustainability.

ESG and Sustainability, SDG:Case Study SDG 15: Patagonia’s Balance of Business Profi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Case Study SDG 15: Patagonia’s Balance of Business Profi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中国国家地理探索:中国大陆最后一只圈养云豹离世,“丛林隐士”数量不足大熊猫零头。

董得红,李善元,鲍永清.兔狲行踪隐秘的独居侠[J].森林与人类,2024,(01):74-77.

中国环境:专访刘辉:海南坡鹿迁地保护进入2.0时代。

撰文 | 瓜瓜

编辑 | 姜舒

排版 | 张嘉嘉

题图来源 | Unsplash

「以往内容」

新闻:||||||||||||||||||

深度:|||||||||||||||||

专访:|||||| ||||||||||

大公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