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挑选一场能够代表曼联整个赛季表现的比赛,我会选择这一场比赛。阿莫林在赛前说,虽然我们首回合3-0领先,可是我们次回合要当成总比分0-0来踢,所以我们要尽量争取打进1球,然后这场比赛就跟曼联其他比赛的表现一样了:全队浮躁的不行,就想着早点进球、早点取得比赛的胜利,接着就因为自己的失误被对手先进球了。



芒特梅开二度、霍伊伦进球、卡塞米罗进球,曼联次回合取得4-1的比分,4个进球都是下半场打进的,阿莫林在上半场安排了防守反击,结果守不住、浪费单刀,下半场回到了最近演练的边路传中,这才给曼联制造了不错的进攻优势,从而彻底取得比赛的胜利。

首发阵容:曼联拿出了一套后场反击阵容

上一轮的联赛曼联基本上拿出了青训+轮换球员,就是为了这场比赛能够上全主力。所以,这场比赛曼联拿出了B费+霍伊伦+加纳乔的三叉戟,乌加特+卡塞米罗坐镇中场,林德洛夫+马奎尔+约罗担任三中卫,马兹拉维+多尔古担任双翼卫的体系。



实际上,曼联这套体系就是一套4231的反击体系,多尔古+霍伊伦+加纳乔才是正儿八经的前场三叉戟、B费属于前腰定位。至于约罗+马兹拉维才算是边后卫,曼联的进攻站位就是4231的反击站位。



曼联的进攻:前场的反击到底怎么踢?

曼联实际上并没有打算跟毕尔巴鄂打阵地战,曼联主要瞄准的就是转换、反击,所以曼联基本上把两个边路速度比较快的球员,都给拉到前场等球了,多尔古+加纳乔分居两侧,主要负责推曼联的反击,霍伊伦依然在两侧负责拿球。

所以曼联在上半场是比较多的向前直接长传球的,上半场奥纳纳12次长传、B费6次长传、马奎尔6次长传,整个上半场曼联一共35次长传成功了11次,传球的落点在哪里呢?下图就是争顶的位置图了,长传球大部分都是靠争顶拿第一落点的嘛,所以我们看到多尔古+霍伊伦这一侧是完成了不少的争顶的。



曼联也的确通过这种长传到前场、多尔古+霍伊伦+加纳乔的速度,去尝试进行反击,也的确拿到了不少反击的机会。其中多尔古就至少2次带球通过中场直接杀入毕尔巴鄂的腹地,并且有1次直塞球给加纳乔形成了单刀球。



加纳乔2次错过单刀,但凡曼联在上半场把握机会的能力好一些,曼联上半场其实已经结束比赛了,问题是曼联全队都是这么想的,他们都想着早点结束比赛,早点确保自己能杀入欧联杯决赛,这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表现。



曼联的逼抢:站住位置依然漏洞百出

曼联这场比赛其实并没有进行大范围的高位逼抢,也就是形成高位,但是不下脚,而是选择了封堵传球路线,乌加特依然是作为活动范围大的球员,位置前提到前场协助进行逼抢的。可是,曼联部分时间的逼抢是无效的,因为两个边翼卫不一定上来,卡塞米罗也不一定上来,这就导致乌加特身侧的空间是很空的。



我们可以看一下大概的封堵传球路线的点位图,曼联上半场12次封堵传球,大部分都是约罗这一侧完成的,中路其实并没有多少,多尔古上去之后,约罗把自己当成边后卫。而曼联中路基本上拦不住毕尔巴鄂的向前推挤。



这是曼联本赛季的老问题了,对手只要在中场多安排1人,他的回撤接球,就能直接带球通过曼联的中场,直接面对曼联的中后卫,从而分球给边路完成传中。



或者,他们在边路拿到球权之后,利用曼联扑过来的机会,直接大脚找林德洛夫、马兹拉维的位置,曼联的第一个失球就是这么丢的,马兹拉维上半场的1次争顶差点就失误了。



毕尔巴鄂的针对性部署:盯着曼联的右路抢

毕尔巴鄂对曼联的后场出球体系其实有针对性部署的。左路的多尔古属于边翼卫、右路的加纳乔属于边锋,两个人的天然站位就是一个靠前、一个相对靠后。加上马兹拉维、林德洛夫的向前传球比较好,但是他们处理球的速度慢,所以毕尔巴鄂的目标就是逼抢这两个。



不过,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向前逼抢的,而是安排球员先靠近约罗这一侧,迫使曼联的球权给林德洛夫,然后再忽然冲过去抢林德洛夫、马兹拉维。马奎尔补林德洛夫尔的位置有过失误,林德洛夫自己也有过失误,只不过没有形成射门罢了。



曼联的后场出球表现得非常慌张,一直非常着急把球过渡到前场,似乎很希望通过长传球让前场球员快点解决比赛,从而确保晋级决赛的资格。

曼联的调整:3个换人改变局面

下半场,阿莫林终于受不了了,迪亚洛换下了加纳乔,这是打算换一个三叉戟,用迪亚洛+霍伊伦+芒特去进攻,多尔古回去担任边后卫的位置,不要在前场参与进攻了。芒特换下了乌加特,这是给B费身边的8号位增加一个向前抢点的球员,卢克肖换下了马兹拉维,这是增加传中能力了。



所以,曼联下半场的信号,就是边路传中,而且是强调左路进攻。多尔古回撤保护林德洛夫这一侧,马奎尔更多向左路靠拢,那么左中卫约罗、左后卫卢克肖就压上助攻。曼联的第一个进球,就是这么来的,约罗的忽然压上,吸引了毕巴后卫的注意力,短传给芒特,芒特转身完成破门,已经连续2场比赛取得进球了。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约罗也通过这种忽然带球压上,制造过红牌的。

比赛小结:阿莫林的中场调整还是有效

本赛季已经不知道多少次了,阿莫林通过中场休息后的换人调整来改变比赛局面,可是问题出现而来:为什么首发阵容不能好好踢?曼联本赛季在比赛后半段取得进球的场次真的不少,包括逆转里昂、扳平伯恩茅斯、3-4输给布伦特福德等比赛,都是下半场最后阶段取得进球,这恰恰也是曼联不成熟的表现之一。

你可以认为曼联有点韧性,但是我看到上半场的糟糕表现、球员技战术动作变形的紧张神态,我真的无法把曼联当成一个成熟的球队,他们距离成熟还差得远。首回合3-0毕巴的比赛后,阿莫林就说过多尔古、乌加特等球员很紧张,是依靠卡塞米罗、马奎尔等老将拿出稳定军心的表现才解决比赛的,问题出现了,为什么次回合又紧张了?



卡塞米罗这场表示又打进1球,B费的定位球找了前点,卡塞米罗的后插上头球破门取得进球,这又是老将的表现了。另一个好消息是,阿玛德的倒三角传中,助攻霍伊伦打进1球,这种倒三角传中的进攻模式,已经是曼联本赛季的常态了,如果左路加纳乔、右路迪亚洛都能到底线去倒三角传中,那么曼联中路的进攻不会差。



因为你球权到了底线,等于压缩了对手德比防线,曼联的后排、前排都有机会抢点,这也是曼联最近比赛一直演练的方式,而上半场曼联忙着反击,基本没有传中球。



换句话说,曼联上半场的战术有问题,心态有问题,而下半场的比赛才算是进入了正轨,至于芒特打进曼联的第四个进球,属于致敬贝克汉姆、鲁尼了,超远距离的吊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