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整活”整到如今,似乎终于到了整不下去的时候了。

不仅频繁鼓动手下媒体炒作与中国“和谈”,似乎之前的强硬姿态不过是一场误会,还暗示以后双方仍有“共同发财”的可能。

但中国早已看穿了特朗普的朝三暮四,无论他如何花言巧语或威胁恫吓,中国始终不为所动。无奈之下,特朗普只得选择对大债主动手,希望“弄死”大债主能换一点钱。

这也没办法,毕竟美国如今背负着36万亿的国债,再加上与中国的关税贸易大战,美国经济早已不堪重负。


(特朗普)

倒霉的大债主日本

这个倒霉的债主,就是日本。

是的,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是持有美债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

但近年来,随着中美经济遇冷,日本已实现“弯道超车”,成为美国最大的海外债主。据日本经济新闻社旗下中文媒体日经中文网爆料,日本目前持有1.0739万亿美债,远高于中国(现为第二大债权国)的7608亿美元美债。


(日本人手里有诸多美国国债)

考虑到日美同盟关系,以及日本在商业、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诸多领域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与中国相比,日本在美国人眼里无疑更像一只“软柿子”。

以特朗普一贯欺软怕硬的作风,既然在最大贸易伙伴兼第二大债权国中国这里找不到突破口,拿捏更软的日本自然成了他的选择。

所以,当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率团前往美国,与美国财政部长谈判时,特朗普不顾外交对等原则,以总统身份亲自与赤泽亮正沟通。


(特朗普)

对此,有新闻评论指出,表面上看,这是特朗普对日美贸易的关心。实则利用总统与部长级别的身份不对等向赤泽亮正施压,逼迫日本答应美国的要求。

而美国的要求具体来说,无非以下几条:即消除日美间的贸易逆差,开放日本市场,让日本消化更多美国汽车;要求日本取消农产品保护,进口更多美国猪肉、牛肉和大米;以及承担更多驻日美军开支,说白了,就是让日本给美国缴纳保护费。

仅从这一点来看,特朗普提出的这些要求,几乎每一条都直击日本的命脉,奔着”弄死“日本而去。暂且不说汽车贸易是日本国内的经济支柱之一,从事农业的农民又是日本执政党的铁杆票仓,本人断不会拿自己的选民和国内经济支柱去讨好美国。


(日本农民的农协手中有大量的选票)

就连贸易逆差问题,日本本身已连续四个财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又拿什么去满足美国人的狮子大开口呢?

但没办法,有句话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由于向全球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关税的举动,特朗普早已被自己的全面树敌行为搞得焦头烂额,尤其是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海外债主中国无论如何都不妥协,所以特朗普只能选择拿相对容易拿捏的日本出气。


(特朗普选择对日本出气)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都说日本在美国霸凌下寻求经济自主。

但话虽如此,从日美间的几次交锋来看,当年二战时日本军事最强盛,却被美国军事上打得一蹶不振;战后日本经济崛起,成为全球一霸时,又被美国在经济上釜底抽薪,打回原形。

无论日本擅长什么,美国似乎总能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来一波降维打击。所以在2025年4月30日,日本代表团再度访美时,尽管日本国内一直宣扬“日本不打算唯命是从”,但似乎一切都是徒劳。


(美国拿捏日本相对容易)

地堡男孩的欺软怕硬

所以很多人认为,特朗普骨子里就是个欺软怕硬之人。见中国不肯妥协,便转而对付日本,满身尽是见风使舵、恃强凌弱的劣根性,毫无一国总统的风范。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今造成美债膨胀、美国经济困难的罪魁祸首,难道真的是中国或者日本,抑或是前文未提及,却一直被美国关税战折腾得苦不堪言的欧洲和加拿大?

其实,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美国自己。


2016年,特朗普首次参选美国总统时,曾提及“深层政府”的概念。简单来说,这一概念指的是由选举出身的议员政客、通过政府聘用考试遴选入场的官僚团体、大学知识界的学阀、法律界大壮,以及军工、医药、石油、金融、科技企业的金主所组成的利益集团。

特朗普表示,这样的利益集团才是美国的掌舵者,是他们一步步将美国拖入现有经济困境。


重返白宫后,特朗普更是亲自协助马斯克成立政府效率部,意在针对深层政府。然而,政府效率部虽轰轰烈烈地制造了几个大新闻,之后却没了下文,所有举措都虎头蛇尾,若非刻意上网搜索,根本不知其后续进展如何,这又是为何呢?

很简单,他们遭到了利益集团的抵触,遭到了深层政府的反制。


(政府效率部的话事人马斯克)

但特朗普对此又有什么办法呢?似乎也没有

还有美联储,根据雪球、富途牛牛等金融网站的资料可知,目前持有美国国债的最大债主,并非第一大海外债主日本,也不是第二大海外债主中国,而是美国的美联储。

那么,特朗普对美联储做了什么呢?不过是在社交媒体上对美联储发难,或者推出几个隔靴搔痒的政策,不痛不痒地攻击一番,根本没伤到美联储分毫。


(特朗普根本不敢和深层政府撕破脸皮)

那么问题来了,美联储作为特朗普口中的利益集团、深层政府的一部分,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将自己塑造为敢于怼天怼地的克里斯马型人物,为何不敢对美联储下狠手?

归根结底,还是特朗普欺软怕硬,不敢与国内利益集团彻底撕破脸皮。所以他只敢对中国下手,在中国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后,又急急忙忙转向日本,希望能从日本这里榨出油水。

从这一点看,特朗普当年“地堡男孩”(2020年弗洛伊德事件后,有示威者在白宫周围抗议,特朗普害怕得躲进白宫地堡,美国人以此外号嘲讽特朗普软弱)的外号可谓实至名归,这个世界上,只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所谓让美国重新伟大只不过是炒作而已)

参考资料: 1、金融界《日美第二轮关税谈判日方或以扩大农业进口为筹码》 2、光明网《关税博弈:日本在美国霸凌下寻求经济自主》 3、日经中文网《到底是谁抛售美债?日本的存在感引发猜测》 4、澎湃新闻《美国那点事|特朗普的“刀”砍向国务院,美国霸权迎来历史拐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