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默然
雨水顺着窗棂蜿蜒而下,在玻璃上画出扭曲的路径。陈明薇站在阳台上,望着对面楼里零星的灯火,思绪飘向了三年前那个同样下着雨的夜晚。
那晚,她抱着文件匆匆回家,却在电梯口与顾沉舟不期而遇。他是新搬来的邻居,一位自由摄影师,也是她大学时代暗恋过的学长。水珠从他的发梢滴落,眼神却如初见时般清澈。
"好久不见,陈同学。"他微笑着,声音低沉而温柔。
那一刻,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起初,一切如朋友间的往来。他帮她修理坏掉的相机,她邀请他品尝自己烘焙的蛋糕。直到那个雨夜,他被锁在门外,她让他进屋等待雨停。昏暗的灯光下,他展示了自己拍摄的城市光影,那些作品中竟藏着对生活细腻的思考。
"你总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美。"她感叹道。
"因为我知道黑暗中才有最真实的影子。"他轻声回答,手指不经意触碰她的手腕。
那之后,他们开始有了更多交集。咖啡馆、美术馆、深夜的电话,一切都如同命中注定。顾沉舟总能带给她生活中缺失的那部分——激情、理解、冒险。相比之下,丈夫张明远只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中年男人,事业稳定却缺乏惊喜,生活如同重复播放的老电影。
"我好像爱上别人了。"某个深夜,她对着电话那端的顾沉舟喃喃自语。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后是温柔的笑声:"你终于看清自己的心了。"
他们的关系如同被禁忌浇灌的花朵,在阴影中迅速生长。每次偷会都像一场冒险,刺激而令人上瘾。他们幽会的地点从酒店房间变成了公园角落,再变成了彼此的家。她以为这就是真爱,直到那个偶然的下午。
那天,她提前下班回家,发现门缝下塞着一张纸条:"我在老地方等你。"心跳加速间,她已经拿起外套准备赴约。却在玄关处看见明远坐在沙发上,手中拿着一本相册。
"你回来了。"明远抬头,眼神平静得可怕,"我整理旧照片,发现了这个。"
相册里是她和顾沉舟从小到大的合影,每一页都标注着日期和地点。最后一张是上周他们在咖啡厅的背影,照片背面写着:"第17次约会。"
"什么时候开始的?"明远问,声音没有一丝波动。
真相如洪水决堤。她哭着解释,说那只是一时的迷失,说她依然爱着这个家。明远只是静静地听着,最后只说了一句:"我去接孩子放学。"
那晚,孩子睡了,她独自坐在客厅等明远回来。凌晨三点,门开了,他站在玄关,手里提着离婚协议书。
"我们可以不吵不闹,好聚好散。"他说,"房子归你,存款平分,孩子跟我。"
"为什么这么冷静?"她崩溃地问。
"因为我早知道。"明远摘下眼镜,揉了揉疲惫的眼睛,"从你开始频繁加班,从你不再关心孩子的家长会,从你看向我的眼神变得空洞。"
接下来的日子如同行走在刀尖。财产分割、朋友眼光、同事议论,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而更痛苦的是,当激情褪去,她发现自己对顾沉舟的思念渐渐被现实击碎。他不再温柔体贴,开始抱怨她的犹豫不决;她也不再仰慕他的才华,只看到他自私冷漠的一面。
一年后,她站在学校门口接孩子放学。春日的阳光洒在玉兰树上,花瓣随风飘落。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抱住她的腿:"妈妈!"
她蹲下身,轻轻擦去女儿脸上的泪水。抬头时,看见明远站在不远处,正温和地和老师交谈。他鬓角有了白发,但眼神却比过去柔和。
回家的路上,女儿问:"爸爸和妈妈会永远在一起吗?"
她握紧女儿的小手:"是的,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会是一家人。"
夜深人静,她翻开尘封的相册,那些婚姻中的点点滴滴如今看来如此珍贵。她终于明白,爱情会随着时间褪色,激情会消散,但责任和承诺才是支撑一段关系走下去的真正力量。
窗外,玉兰花开了又谢,如同人生中的许多美好与遗憾。她选择了回归平凡,却也找回了真正的自我。毕竟,生命不只是刹那的火花,更是长久的守望与陪伴。
有些错误可以弥补,有些路一旦走过,便再也无法回头。但即使道路曲折,只要愿意重新开始,总会有光明在前方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