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评价一届新政府上台百日的表现是国际时事观察家的惯例。美国新政府上台100多天,就已经搞得天下大乱,自然是恶评如潮,有美国媒体甚至认为“美国的百年优势被百天玩完”。正所谓福祸相倚、利害相生,霸权的倒行逆施虽令世界蒙受灾殃,却也倒逼出更大的觉醒力量。
美国霸权日薄西山,将更加孤注一掷,铤而走险。
一
美国新政府上台时,高调宣称“美国的黄金时代从此刻开始”。百天过去,“黄金时代”不见踪影,黄金价格倒是屡创新高,而这还只是百日乱象的一个缩影。
对内,新政府每天都对建制派穷追猛打。政治层面,强推“政府改革”,关闭国际开发署,推动撤销教育部,裁减数万名联邦公务员和雇员,清除多名“不忠”的国家安全高官。成立政府效率部,查到哪里都是一笔烂账。经济层面,放松对环境能源、科技创新、加密货币等行业监管,无视公平竞争,为资本扩张铺路。社会层面,对非法移民实施“史上最大规模驱逐行动”,开启“常识革命”,废除DEI(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政策,从一个极端狂飙到另一个极端。
对外,大搞“新帝国主义”,让全世界为“美国再次伟大”买单。强行更名墨西哥湾为“美国湾”,威胁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岛,扬言“收复”巴拿马运河、接管加沙。二进二退《巴黎协定》、世卫组织,对外援助说断就断。“24小时结束乌克兰危机”的豪言壮语成了“开玩笑”,却逼迫乌克兰在矿产协议上签字。掀起全球关税风暴,坐地起价,极限施压,声称“不反击者有奖”,还要别国领导人“亲吻我的屁股”,妄图洗劫各国以填补美国天量债务的无底洞。
2025年4月,美乌在华盛顿签订矿产协议,部分协议效力高于乌克兰本国法律。
二
显而易见,“百日新政”乱拳出击,不但没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让这个没落帝国更加走火入魔。
政治环境更加混乱。新政府赶走了建制派,提上来一个只拍马屁、不讲专业的“夸夸队”:国防部长群聊泄密,卫生部长反智反疫苗,教育部长把AI(人工智能)叫成A1(一款美国牛排酱名称),农业部长觉得在各家各户后院养鸡可以解决蛋荒。更有贸易顾问,编造一个不存在的哈佛经济学家为自己的观点背书。刚刚一百来天,群聊泄密“信号门”主角之一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就被免职,政府效率部也是处处碰壁、举步维艰。
2025年4月,即将被免职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在内阁会议期间仍在使用“信号”(Signal)软件。
就这样的草台班子,却躺在信息茧房里互吹彩虹屁。他们声称每天“赢”麻了,但凡有问题,都是“瞌睡乔”惹的祸。这也让本就“只问立场、不问是非”的美国政治更加分裂极化。国会参众两院民主党领导层公开抨击百日执政堪称灾难。三位民主党籍前总统奥巴马、拜登、克林顿,也罕见打破“不公开指责继任者”的传统,集体发声谴责新政府。
法治精神荡然无存。新总统大搞“行政令治国”,上任百日已签署140多项行政令,不仅随心所欲,而且朝令夕改。不少美国媒体和专家认为,许多行政令与其说具有法律效力,不如说是旨在宣布新政府优先事项的口号。靠行政权力强推政策的行为已然跨越宪法红线,正在瓦解美国的立国根基。12个民主党籍州检察长和10个民主党籍州长联手将新政府告上法庭。据美国法律研究机构统计,新政府摊上的诉讼已达200余起。“美国诉美国”愈演愈烈,凸显行政与司法部门矛盾激化,也必然降低政治体制运行效率,搞不好还要引发宪政危机。
经济革命幻想破灭。新政府指望靠关税逼迫制造业回流,让数百万美国人回到工厂。结果宣布关税几天后,美债、美股、美元三线齐崩,仅股市就蒸发数万亿美元,过去在美国市场避险的资本纷纷被吓到跑路。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GDP环比下降0.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8%。连右翼媒体福克斯新闻的民调也显示,72%受访者认为关税政策推高产品成本,55%认为损害美国经济。随着未来几个月库存物资消耗殆尽,美国的物价和生活成本肯定还要再涨,不知美国人今年过节还买不买得起圣诞树?
社会问题处处暴雷。政治上的党争极化,必然加剧社会的撕裂对立。限制移民导致建筑、餐饮业陷入用工荒。普通民众的微薄薪酬都喂给了通胀。美国顶尖学府同新政府剑拔弩张,国际学生被围捕并驱逐出境。数十万愤怒的民众走上街头,仅4月就有1200多场大规模抗议活动。新总统执政百日支持率仅为39%,创下过去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最低执政百日支持率。
2025年4月,全美爆发超过1200场游行示威。
拨开乱象看本质,美国“百日新政”是一场以民粹主义重塑政治运作逻辑、以单边主义破坏多边体系、以保护主义逆转经济全球化的豪赌。新政府病急乱投医,既是瞄准明年的中期选举,也是真想青史留名。问题是,美国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的腐朽没落周期,资产阶级统治集团沐猴而冠、利令智昏,无心也无力解决政治极化、阶层固化、社会分化等固有矛盾和制度困境,更不会革自己的命,自然不可能扭转霸权衰落的大势。
三
美国新政府把国际体系当摆设、国际规则当废纸,跟全世界对着干,结果落得个天怒人怨,众叛亲离。无论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的国家,这一次也统统被美国的冷水彻底泼醒。
原来,“美国优先”就是让别国退后。就算是美国的盟友伙伴,也从来不是“自己人”,而只是美国的交易对手甚至交易标的。
一些美国的“小兄弟”已经揭竿而起:加拿大新任总理卡尼坦言“美国背弃了加拿大,加美传统关系已经不复存在。”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率领工党在民调落后近一年的形势下逆袭胜出,成为2004年以来澳大利亚首位成功竞选连任的总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澳大利亚人民不希望自己的国家一味对美贴靠。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称,欧盟将像激光束一样专注于美国以外83%的全球贸易,并进一步转向亚洲。欧盟还启动了8000亿美元的“再武装计划”,力图摆脱美国军事控制。连日本也表示,不打算在关税问题上对美国做出重大让步,也不会急于达成协议。
2025年5月,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
美国制造的国际危机,正成为全球变革的契机。许多国家开始重新思考一个没有美国的国际秩序和多边贸易体制应该如何运行。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认为,美国自我孤立不可能逆转全球化大势,只会为其他国家开启没有美国的“全球化-1”进程创造机会。IMF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表示,当前背景下世界各国要改进贸易体系,超越零和的贸易观念。世贸组织(WTO)总干事伊维拉建议重新定位WTO,推进分层共识改革,规避个别成员阻挠议程的行为。洛克菲勒国际公司董事长夏尔马认为当前全球化没有结束,只是“去美国化”在加速发展。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李钟和等认为,在地缘经济分裂时代,亚洲国家可以通过强化贸易伙伴关系、加强金融合作、促进域内外经济一体化,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提高经济适应能力。
当前全球化已经进入“双轨时代”,即便人工智能、关键矿产等领域被“去全球化”,但占全球GDP75%的商品和服务仍在高速全球化。美国早已不是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亚洲、欧洲、中东才是全球贸易增长的支撑。目前全球共有超过600个区域性贸易协定,而美国背弃自由贸易的做法正促使那些致力于贸易多元化的国家和地区投入自贸协定谈判,让一个没有美国的贸易圈加速形成。
2025年5月,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落幕。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9个国家的近29万名境外采购商。
风暴过后,真正受损的将是美国自身国际信誉和美元霸权。美元是美国的货币,却是世界的麻烦。多边主义当然不能只由一种货币主导。越来越多国家正在尝试突破美元体系。阿根廷选择和中国续签350亿美元本币互换协议,以应对外部资本挑战。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与马来西亚、中国与柬埔寨跨境人民币业务同比增长27%和24%,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欧元涨势明显,对美元汇率增长10。德意志银行报告称,市场正在重新评估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去美元化”日益加速。美国知名学者萨克斯也认为,美元未来无法保持全球核心货币地位,世界正在迈向多货币体系。
四
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面对美国挑起的关税浩劫,中国挺起胸膛,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公理正义,也让各国看清纸老虎外强中干的本质,激发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底气。
刚刚结束的2025年金砖国家外长会上,中国发出灵魂五问:我们是否允许世界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是否认可一国私利可以凌驾于各国公益?是否放任国际规则被无视甚至抛弃?是否只要妥协退让就能独善其身?是要接受一个唯我独尊的单极霸权,还是迎接一个平等有序的多极世界?
金砖国家外长们就反对“对等关税”达成高度共识,并发表主席声明,发出响亮的“金砖声音”:坚持多边主义、捍卫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发展。主席国巴西外长维埃拉多次强调金砖国家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表示金砖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应担当历史责任,发挥独特作用。要推动多边机构改革,使之更多反映全球南方呼声,更好解决全球南方关切,推动多边主义与时俱进向前发展。
视频:2025年2月,巴西总统卢拉在采访中表示金砖国家有权利建立一种不完全依赖美元的贸易形式。
全球南方之于世界,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大金砖”占全球人口近一半、全球贸易1/5,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超七国集团。若计算全球南方整体,则覆盖了全世界85%的人口和40%的GDP。IMF预测,到2027年,新兴市场国家全球经济贡献率将达到60%。美国的关税政策打不垮全球南方,反而会促使各国重新审视对美国制造业和供应链依赖,给我们提供了深化内部合作和开拓新兴市场贸易关系的机遇。面对恶霸,团结就是王炸。
当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霸权越是日薄西山,越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还是那句话,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修炼更好的自己,联合进步的力量。无论是打还是谈,中国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决心不会改变,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立场和目标不会改变。任旧世喧嚣未已,同寰宇共赴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