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叔蹲在村口大石上抽烟,吧嗒吧嗒直叹气。“都叨叨二十多年要成县城,咋还没动静?



”路过的张婶随口一句,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这话像根刺,扎得六靖人心里不舒服——明明是北流南部第一大镇,咋就总被人戳“老黄历”?

你说工业产值不够?可六靖人都知道,咱这儿藏着不少“硬货”。

北流富豪多,上里富豪更是扎堆,六靖又稳坐上里“头把交椅”。那些开厂办企业的老板,回乡修路建学校,把村里搞得漂漂亮亮。龙湾村的青瓦白墙衬着绿水,那排村的福盛屯,路灯亮得跟小县城似的。



“山窝出凤凰”,这话搁六靖一点不假,连广西最美乡村小学都在西山落了户。玉林教育城?说出来咱六靖人腰杆硬,那可是咱老乡投资建的!

交通更是没得挑,三条二级公路穿镇过,一条高速通四方。规划里的北化高速还要从这儿过,以后出门半小时上高速,去哪不便捷?

再看镇里,五个多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比好些乡镇都宽敞。商铺一家挨着一家,晚上路灯一亮,跟小县城的街没啥两样。



有人撇嘴:“光靠这些就能成县城?工业跟不上可不行。

”可六靖人心里清楚,咱有自己的路——沉香作坊开了几十家,产量北流第一。

那淡淡的香味飘出去,谁不说咱这儿有特色?农村建设更是咱的“招牌”,房前屋后花花草草,沟渠里清水潺潺。教育更是顶呱呱,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不比城里差。



你说等北流撤市设区,六靖能不能成新县城?看看周边村子的变化,瞧瞧镇里一天一个样的发展,心里都有杆秤。二十多年没成县城,不是咱不够格,是发展得一步一个脚印。

工业暂时不冒尖,但咱有底气——富豪反哺家乡,农村美教育强,交通更是四通八达。我个人觉得,县城不是光看厂子大小,要看老百姓过得咋样。六靖的优势明摆着,当过路客变成常住人,就知道这儿有多吸引人。

未来到底啥样?六靖人不着急,但心里都盼着那一天。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不定哪天,咱这镇就真成了县城。到那时再看,那些曾经的质疑声,或许早就变成了称赞声。

眼下咱就踏踏实实过日子,把家乡建得更好,才是硬道理。你说呢?六靖的好,只有懂的人才知道,咱不急,慢慢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