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开始谈判前,特朗普突然把主打反华的顾问踢出了谈判队伍。

这事看着像示好,其实更多像一场精准的操作。

说白了,就是为了谈得成,让中国放下戒心,把自己那张最容易被骂的牌先扔掉。



可你真以为他良心发现了?

这次谈判,是美方先提的。想多了。

中国只是点头答应了下。说清楚点,不是中国求着谈,是美国碰了一鼻子灰才回头找中国。

之前他们不是拉着日本谈贸易吗?想着日本好说话,结果日本硬气了一把,没让美国得逞。

日本都不认怂,美国一下子没了台阶下。

这时候再看欧洲那边,中欧突然破冰,取消交往限制。什么意思?

就是中欧之间能坐下来好好聊了,过去那种你喊我不理、我说你装聋的局面结束了。这个变化,直接把美国逼急了。

因为美国原本打的算盘就是搞一个"反华联盟"。

结果欧洲这边刚缓和,日本那边又不配合,这算盘一拍,全散了。特朗普再不换策略,那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就真成了自己唱独角戏。

于是,他出招了,把"反华急先锋"纳瓦罗请出局。这个人是谁?

就是当年在书里鼓吹"中美迟早要打一仗"的人。特朗普现在说他不能参与谈判,看起来好像美国在降温,其实更像是在重新洗牌。

不过你别被表象骗了。特朗普踢走纳瓦罗,转头又把另一个"反华熟脸"戴维·珀杜塞进来当驻华大使。

这个人啥来头?在各种场合上公开泼中国脏水,说中国军队威胁美国,说"一带一路"是陷阱,还写信警告要防中国。

这种人换上来,就是换汤不换药。



说得直白点,美国根本没打算真的"和解"。他们做这些,是为了让中国在谈判桌上少点防备,好在细节上多争点好处。

你要真信他们是诚心的,那才是把自己往坑里带。 从特朗普的行为逻辑来看,每一个动作都不是真诚,是算计。

他不是真的想缓和关系,是因为他眼下压力太大,必须找个突破口。日本不行,欧洲翻脸,只剩中国。

可中国不好糊弄,他只能先装个样子。

而且特朗普向来是个生意人。他不是靠理念治国,是靠交易。

他眼里没什么盟友,也没什么敌人,只有筹码和收益。这种人,一旦发现某个政策压不住人了,他就会马上换打法。

但换打法不代表换目的。

他目标没变,只是手段更隐蔽了。

现在他把谈判搞到瑞士,选的是个中立的地方,也是想摆出一副"我们很公平"的姿态。

可你要是认真想想,这不过是老套路了:先示弱、再稳住、再狠抽。

要说这场谈判会有突破吗?

目前看,不大可能。

因为美国没有准备真让步。他最多就是拿出几个无关痛痒的小动作,换中国做实质性退让。

如果中国不买账,他又会说"我们已经让步了,是中国不合作",然后继续拉盟友围堵。

这种套路其实早就见过了。

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就是这么搞起来的。

当时也是一开始好声好气,谈着谈着翻脸了。换了几拨谈判人,写了几版协议,最后全黄了。

所以说,这次谈判更像是一场秀。表面是缓和,实质是继续博弈。

特朗普放弃纳瓦罗,并不代表他放弃对华施压,而是更聪明地换了个方式,试图从中国内部打开缺口。 但现实是,现在的中国,没那么容易被敲开了。

对贸易规则的理解、对全球局势的判断,都比以前强太多。

中欧这边刚刚打破隔阂,本身就说明一个问题:美国已经没法轻松主导国际话语权了。



以前美国一句话,全世界都得听,现在各国都在算自己的账。

中方这次参与谈判,是有备而来。不是求和,是谈条件。

特朗普那点小动作,中国看得一清二楚。

至于纳瓦罗被踢出局,中国只会说一句:你早该换人了。

但不代表你换了人,我们就信你了。合作要讲诚意,不是搞花样。

你一边说和气,一边安插鹰派,我们又不是看不懂。

这个世界,不是特朗普的生意场,不是谁套路深谁赢。长期来看,实力决定一切。

所以,别幻想这次谈完中美就能大和解。

这是场长期拉锯,是利益角力,是格局对抗。

特朗普想靠几步棋就扭转局面,没那么简单。 对普通人来说,真正该关注的,不是表面上的谈判热闹,而是结果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实实在在的生活。

比如关税有没有降,进口商品会不会便宜,企业订单能不能回稳。

这才是谈判成败的真正指标。 一句话总结:特朗普再怎么秀操作,也藏不住那颗算盘精的心。

看清楚这一点,才不会被表面文章迷了眼。

你觉得,这种谈判,还能指望出什么实在结果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