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变量施肥无人机
5G智能无人插秧机齐聚
在田野里“演奏”出春耕生产进行曲
赋能崇州农业高质量发展
5月8日下午
崇州的水稻插秧工作拉开大幕
各种智能设备“钢铁侠”成为主角
下午3点,在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一台无人机正在高效作业,只见它在空中盘旋,将一盘盘秧苗从智能育秧中心“搬”到田间。上百盘秧苗的运输工作,20多分钟就已经完成。
田间,两台5G智能无人插秧机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工作人员将秧盘摆放好,设置好参数后,插秧机就实现全程自动化作业。
这种5G智能无人插秧机融合了物联网技术,搭载有卫星定位系统。插秧机在田里缓缓行进,如同有一双“慧眼”,按照设定的轨迹和速度自主行驶,实现自动插秧、自动转弯、自动变速,行距和苗距精准掌控。
随着插秧机不停作业,葱绿的秧苗纵横成线,一排排整齐嫩绿的秧苗插满田间。无人插秧机技术操作人员高春英介绍,只需在机器上设定一个参数,无人插秧机就能进行标准化作业,误差不超过2厘米。
无人插秧机技术操作人员 高春英
一台机器一天能插60亩秧苗,相当于完成了50个人的作业量。不仅减少人工成本,而且实现精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作业,最终达到提高水稻生产综合效益的目的。
春耕生产现场,各种智能化设备纷纷亮相,令人目不暇接。
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负责人 杨福明
今年我们预计有各种智能设备50余台(套)投入到春耕生产各个环节,全力助力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
2025年,崇州计划粮食种植面积48.2万亩,预计产量23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32万亩,水稻插秧工作预计在5月底基本完成。
崇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崇州以“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建设为牵引,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截至目前,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已超95%。
记者|唐海龙 李婷
编辑|余霞 王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