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这次动手最快的,不是巴基斯坦,而是中国。

印巴边境刚冒出硝烟,中国商务部就直接“亮剑”,一纸公告,把莫迪打了个措手不及。

5月7日这天,印度刚刚对巴基斯坦发动突袭,空军战机越境攻击,导弹划破夜空,动作不小。

就在同一天,中国商务部发布通知,对原产于印度的氯氰菊酯加征反倾销税,税率最高达166.2%,有效期五年。



氯氰菊酯是印度化工行业的支柱之一,尤其是UPL、Tagros、Gharda这些大型出口企业,每年靠中国市场挣的钱,占了不小的比例。

现在中国说征税就征税,幅度从48.4%到166.2%,一点情面不留。

尤其是那些在调查中不配合的企业,比如UPL被直接打进“最高税率”名单,166.2%这个数直接让印度出口商集体哑火。

中国不是情绪用事,恰恰相反这次行动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反倾销操作。

2024年5月7日,商务部基于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氯氰菊酯启动反倾销调查,调查期涵盖2023年全年的倾销行为和2019-2023年的产业损害情况。

2025年1月7日调查机关初步认定印度氯氰菊酯存在倾销,国内产业受实质损害,并实施临时保证金措施。

中国之所以反应这么快,其实早就憋着一口气。

前脚印度空袭巴基斯坦,后脚就开始满世界“报喜”,美国、俄罗斯、沙特、阿联酋,全通报一遍,但偏偏漏掉了中国和法国。



不通报法国还算正常,毕竟印军这次损失了两架“阵风”战斗机,法国武器不给力,莫迪心里不痛快。

可中国既没参战,也没表态,呼吁双方克制、别打了,印度这操作分明就是故意“跳过”。

莫迪心里明白,中国不是吃素的,一旦惹毛了,动兵不一定,但动经济谁也扛不住。

果然,不到24小时,中国出手了。

印度的氯氰菊酯企业本身就高度依赖出口,特别是对中国出口占到其总产量的40%以上。

如今税率一封杀,价格优势全没,货压仓库,企业现金流直接吃紧。

并且这类产品不是什么“通用化工品”,很难转售到欧美市场,东南亚容量又小,一旦失去中国市场,这类产品基本就是“砸手里”。

印度工业联合会内部的报告显示,仅此一项政策,可能造成上万人就业受影响,数百家中小企业面临减产甚至破产,这就是经济反制的真实杀伤力。



印度这两年想借中美博弈的机会,吸引制造业转移,再搞点民族情绪,拉选票,顺手敲打巴基斯坦,顺便给国内经济困局找个“背锅侠”。

但算盘打得再响,也经不起中国精准一击。

前段时间的金砖国家外长会议上,印度不但不支持中国提出的“反对美国霸权声明”,还临时撤稿,导致声明流产。

表面上是“不愿刺激美方”,实际上是想两头捞好处。

这种做法中国自然看在眼里,如今抓住机会,顺势“敲打”一下,实属意料之中。

这次行动,不只是给印度一个教训,更是向全世界放出一个明确信号:谁动手打压中国企业,谁在规则内耍花样,中国就能按规矩反击,而且打得你疼。



中国不挑事,但也不怕事。

哪怕你是“新兴强国”,哪怕你在搞“亲美投名状”,只要动了中国利益,那就别怪我们下狠手。

而且,我们打得合法,打得精确,打得你服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