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阎志鹏教授撰文,就灵活就业者自主缴纳养老保险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基于中性假设,按社平工资60%的20%缴纳基本养老金20年,从缴纳的当年算起,男性如果活至80岁,其年化投资收益率在5.48%~7.10%之间;女性如果活至80岁,其投资收益率在5.88%~7.38%之间。如活至100岁,男性的投资收益率在6.70%~8.93%,女性的在6.85%~8.63%。
建议政府、金融机构和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灵活就业者理解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是很好的投资。此外,建议政府采取措施让基本养老金更具吸引力——让灵活就业者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中的50%甚至更高比例进入个人账户(目前为40%)。
01
第一笔账:
投入是多少?
目前,灵活就业者按照以下公式缴纳基本养老保险[1]:
个人每月缴纳金额= 上年度社平工资*缴费指数*20%
其中,社平工资为本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缴费指数在60%~300%之间,个人自己选择。
根据当前法规,缴纳金额的40%进入个人账户;缴纳金额的60%进入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制,账户余额及其投资回报完全归属个人,可以继承。统筹基金账户不是归属个人的实际账户,而是国家统筹下的虚记账户。
举个例子,假设某省上年度社平工资为1万元/月,网约车司机小王选择100%作为缴费指数,小王每个月要缴纳1万元*100%*20% = 2000元。其中,2000*40% = 800进入小王的个人账户;2000*60% = 1200元进入统筹基金账户。
根据202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2039年后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将是20年。小王要至少缴纳20年,退休时才能领取国家基本养老金。如果缴纳不足20年,小王退休后无法领取退休金,但个人账户里的金额仍属于小王。
02
第二笔账:
退休后个人账户能拿多少钱?
退休后基本养老金领取额来自两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和统筹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领取额 = 个人账户历年积累额÷ 计发月数
=(个人缴纳总额+ 投资回报)÷ 计发月数
注意两个变量:第一是投资回报,因为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有投资收益(称为“利息收入”)的。该部分账户余额会交由各省或全国社保基金集中投资,投资收益归属个人,每年记账利率现由全国统一公布。根据人社部的数据,2023年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是3.97%,2022年的记账利率是6.12%[2]。第二是计发月数,它体现了退休后多少个月完成领取的预估。目前使用的计发月数是由2005年发布的国发【2005】38号文件[3]确定的。按现行规定,若58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52个月;若63岁退休,计发月数117个月。计发月数越短,则每月可领到的退休金越多。我国基本养老金是终身领取制,随着预期寿命的增长,实际领取月数远超计发月数的情况很常见。此时个人账户实际已经被取完,但仍将按原定金额继续发放,发放资金将来自国家统筹。若退休人员离世时,实际领取月数还未达到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剩余金额是可以继承的。
表一:目前使用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国发【2005】38号)
假设小王,从25岁开始工作,每月自己缴纳2000元基本养老保险,其中800元进入到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平均记账利率是5%。假设小王63岁退休,他将工作38年,63岁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17个月。
个人账户积累额= 800 × 12个月× 38年+ 历年利息总和= 364,800元+ 721,834.51元= 1,086,634.51元。
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金额= 1,086,634.51 ÷ 117 = 9,287.47元。
03
第三笔账:
退休后统筹账户能拿多少钱?
统筹账户养老金领取额 = 上年度社平工资×(1+月平均缴费指数)÷ 2 × 缴费年数× 1%。
首先,从公式不难看出,统筹账户是存得久、取得多,领取金额与缴费年限是等比例增长关系。
其次,“(1+月平均缴费指数)÷ 2”这个公式含义是将参保人历年缴费指数与100%缴费指数做个平均,有点“均贫富”的意思。这么设计会拉高低收入人群,即缴纳指数低人的统筹账户养老金领取额;而拉低高收入人群,即缴纳指数高人的统筹账户养老金领取额。
举个例子。王大的平均缴费指数为60%,其双胞胎弟弟王二的平均缴费指数为300%,即,王二每个月缴纳的金额是王大的5倍。两人都缴纳了40年。假设退休时当地社平工资为1万元/月。根据公式,王大从统筹账户领取的养老金为3200元(=10000 ×(1+ 60%)÷ 2 × 40 × 1%);王二从统筹账户领取的养老金为8000元(=10000 ×(1+ 300%)÷ 2 × 40 × 1%)。王二从统筹账户领取的养老金只是王大的2.5倍。
由此可见,对于统筹账户,缴费额(缴费指数)的增长,并不能使领取金额等比例增长,它会被稀释掉一半,政策设计意在调节收入差异,这就是统筹的含义。
04
第四笔账:
个人缴纳基本养老金究竟合不合算?
为了算清这笔账,我们需要做几个假设:
1. 社平工资未来每年的增长率:这个影响到工作时每年的缴费基数和退休时统筹账户养老金领取额。假设社平工资每年恒定增长2%,这是个较为保守的假设,在2008~2023年期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0%,城镇私营单位的平均增长率为9.69%[4]。
2. 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又称“记账利率”):这个影响到个人账户历年累计额。假设记账利率每年恒定为2%,即,假设未来几十年的年化投资回报只有2%。
3. 国家退休、养老金缴纳和计算相关政策未来保持不变:退休年龄不再进一步延迟、计发月数不上调(参阅“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提高了,下一步会不会提高个人账户计发月数?”)
4. 由于灵活就业者往往收入较低,我们假设他们选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社平工资的60%,且只缴纳20年。另外,考虑到统筹账户的调节效应,国家对缴纳指数只有60%的人群有实质上的补贴,在其它条件同等的前提下,按最低标准缴纳事实上会获得最高的收益。为了对比不同时间节点开始缴纳的投资收益,我分了三种情况:男性分别从23岁,33岁,43岁开始缴纳20年;女性分别从23岁,33岁,38岁开始缴纳20年。
5. 由于国家基本养老金管终身,即,只要人活着一天,哪怕他活到120岁,国家都会按约定按月足额发放养老金。为了计算合理的投资回报,需要假设个人的寿命有多长。为了演示方便,我假设了几个离世的年龄:65岁、70岁、75岁、80岁、85岁、90岁、95岁、100岁、105岁。
6. 我用从投资当年开始至离世的年化内部收益率(IRR)来衡量缴纳养老金合不合算。IRR就像你投资的“保本收益率”,假设未来赚的钱按这个利率折算到现在,刚好不赚不亏。一般情况下,IRR越高,说明这个投资回报越好。
表二:从投资当年开始至离世的年化收益率- 保守假设
注:按社平工资的60%的20%缴纳基本养老金20年,社平工资年增长率为2%,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2%。
根据上表,如果某男性在23岁开始按当地社平工资的60%的20%缴纳基本养老金,20年后(即43岁开始)停止缴纳,63岁退休开始领取基本养老金直至离世。如果他很不幸,退休后不久,在65岁就离世了。这时候,他的个人账户里的余额会作为遗产留给家人,但即使算上这笔遗产,他在23~65岁期间的投资收益还是很低的,平均年化只有0.31%。
2024年,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9岁。根据《柳叶刀·公共卫生》2023年的一份研究[5]:到2035年,国人人均寿命或增长到81.3岁。伦敦商学院两位教授琳达·格拉顿(Lynda Gratton)和安德鲁·斯科特(Andrew Scott)在《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6]一书中指出“在过去100多年,人类的预期寿命平均每十年增长2~3年。如今,一个出生在发达国家的孩子有至少50%的概率活到105岁。”因此,较为合理的测算是假设我们未来能够活到至少80岁,甚至有很大概率会活到100岁。
假设该男性在80岁离世,则他在23~80岁这58年间的IRR为3.74%;如果在100岁离世,他在23~100岁这78年间的IRR则为5.06%。
如果是女性从23岁开始缴纳20年,在58岁退休,80岁离世,她在23~80岁期间的IRR为4.31%;如果100岁离世,她在23~100岁期间的IRR为5.35%。女性的IRR高是因为女性早5年领取养老金。
这样的IRR究竟合不合算?做个对比,目前保险公司提供的增额终身寿险的定价利率为2~2.5%。基本养老金是国家信用背书。毫无疑问,如果能在几十年期间获得年化超过3.5%的收益,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投资。
有意思的是,如果男性选择的不是23岁开始缴纳,而是33岁(或是43岁)开始缴纳20年,如果他在80岁离世,他在33~80岁(或43~80岁)期间的IRR则会提高到4.35%(5.59%)。这是不是意味着灵活就业者应该都等到43岁缴纳?当然不是。
首先,从23岁开始缴纳得到的年化投资收益率虽略低,但它是23岁开始计算的收益率。如果个人在年轻时没有更好性价比(收益风险比)的投资机会,建议还是早投资(缴纳)基本养老金。
其次,未来有太多不确定。如果男性决定43岁开始缴纳,女性决定38岁开始缴纳20年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要求。万一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如临时失业而中断缴纳,或因身体原因而无法继续工作,这将为退休后能否领取养老金带来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表二的结论是基于相对保守的假设:社平工资在未来年增长率为2%,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2%。下表展示了基于相对中性假设的投资回报率。表三假设社平工资在未来年增长率为3%,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5%。
表三:从投资当年开始至离世的年化收益率– 中性假设
注:按社平工资的60%的20%缴纳基本养老金20年,社平工资年增长率为3%,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5%。
根据表三,如果某男性按当地社平工资的60%的20%缴纳基本养老金20年,他从缴纳当年至80岁离世的IRR在5.48%~7.10%之间;如果活至100岁,IRR则在6.70%~8.93%之间。对于女性,如果活至80岁,IRR在5.88%~7.38%;如果活至100岁,IRR在6.85%~8.73%。
我们可以基于不同的社平工资年增长率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假设得出不同情景下的IRR。
表四:男/女性从23岁开始投资20年,从23~80岁/100岁的年化收益率,基于不同的社平工资增长率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
表五:男性(女性)从43岁(38岁)开始投资20年,从43~80岁/100岁(38~80岁/100岁)的年化收益率,基于不同的社平工资增长率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
表四和表五的数据显示,在各种社平工资增长率和记账利率的假设下,只要我们能够活到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我们在年轻时缴纳基本养老金就是非常不错的投资。如果我们能够活到100岁(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大概率活到百岁人生),那我们就大赚特赚了!
05
第五笔账:
国家社保基金会不会耗尽?
一个国家和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它的公民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是最基本的民生,是国家和政府对其公民的最大的承诺之一,也是最大的政治。
相信今后即使社保基金年年出现赤字,政府也一定会通过发行特别长期国债、持续划转央企股份等各种手段确保所有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的发放。
但是,不少人因某些研究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国家社保基金将会耗尽,国家将发不出养老金,而决定现在就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
从国家角度来看,各级政府一方面需做好更好的宣传——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是最基本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另一方面,建议政府考虑采取措施让基本养老金更具吸引力。目前灵活就业者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中只有40%进入个人账户,60%进入统筹账户。为什么不能有50%乃至更高比例进入个人账户呢?
表六:从投资当年开始至离世的年化收益率– 中性假设,缴纳的50%进入个人账户
注:按社平工资的60%的20%缴纳基本养老金20年,社平工资年增长率为3%,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5%。
基于中性假设,如果灵活就业者缴纳的基本养老金有50%进入个人账户,相比于当前国家规定的40%,从缴纳的当年算起,男性如果活至80岁,其年化投资收益率将提高0.34%~0.57%之间;女性如果活至80岁,其投资收益率提高0.31%~0.45%之间。如活至100岁,男性的投资收益率提高0.29%~0.47%,女性的提高0.27%~0.37%。别小看每年零点几的差异,在复利的作用下和时间的推动下,数十年后,对财富积累的影响是巨大的。
国家提供的基本养老金具有一定的普惠性(体现在向低收入人群倾斜的统筹账户的设计)、终身性、国家信用背书等特点,且国家每年都会根据生活成本的上升而上调基本养老金。对于养老,很多人担心“人活着,钱没了”,即“长寿风险”。国家基本养老金是应对长寿风险非常重要的工具,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为自己的养老负责。
向上滑动阅览注释
*注释: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根据《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国发办〔2019〕13号):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在本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个人按照缴费基数的20%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中8%进入个人账户,12%进入统筹基金。
[2]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社保基金年度报告。
[3]《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
[4]数据来源:WIND。
[5]“Bai, Ruhai, Yunning Liu, Lei Zhang, Wanyue Dong, Zhenggang Bai, and Maigeng Zhou. "Projections of future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 up to 2035: a modelling study."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3).
[6]Gratton, Lynda, and Andrew J. Scott. The 100-year life: 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6.
内容来源|谈股言经
图片来源 |千图网
高金项目火热招生中…
欢迎点击小程序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