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面锦旗,不仅是给法院的,更是给我们自己的—— 让过去的不愉快就此翻篇!”4月20日,在启东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李某与王某共同将一面绣有“全心全意为民解忧 以情以理暖心调解”的锦旗递到调解员赵建飞、曹菊香手中。锦旗上的鎏金大字,是对法院温情调解的点赞。


案情介绍

王某和李某是相识多年的同窗好友。去年,李某因创业需要向王某借款4万元,双方约定李某于三个月后连本带息偿还给王某。起初,二人还常通过电话、微信交流还款计划。然而,因项目停滞、款项无法收回等问题,李某对还款事项一拖再拖。面对王某的多次催讨,李某从起初的耐心解释,逐渐变得沉默回避。曾经无话不谈的好友,最终因这笔借款形同陌路,王某无奈之下将李某诉至法院。

温情调解化干戈

调解现场,王某坚持要求李某立刻还钱,李某则低着头,重复说着“真的没钱”。调解员赵建飞、曹菊香没有急于劝和,而是微笑着开启了一场看似随意的聊天:“先和我们说说,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呀?”

这一句轻松的话语,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王某的话匣子:“我们上学时就认识了,关系不错,他结婚的时候我还去参加婚礼了……”随着回忆不断涌现,王某和李某的的语气渐渐柔和,紧绷的神情也放松下来。调解员见状,顺势引导:“愿意把自己辛苦攒下的血汗钱借给对方,这份信任实在太珍贵了。咱们都是朋友,坐下来好好商量,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在深入交谈中,调解员了解到,尽管李某经济困难,但始终坚持每月给母亲寄生活费。调解员拍了拍李某的肩膀,暖心说道:“看得出来,你是个重情义的人,只是暂时遇到了难关。困难是暂时的,办法总比困难多。”这番理解与鼓励,让李某主动提出了还款方案:“我申请分期还款,每月至少还3000元,一定把钱还上”。另一边,调解员敏锐察觉到,王某并非急需这笔钱,更多是对李某避而不谈的态度感到心寒。于是,调解员耐心开解:“你看,他若真打算赖账,何必来法院呢?他心里其实也在意这份友情,你就给他一个机会,也给你们多年的情谊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王某低头沉思片刻,说道:“利息我不要了,只要拿回本金就行,给兄弟留些周转空间。”十几天后,李某如约将4万元现金送到法院。至此,这场因借款引发的纠纷,在调解的温情中圆满画上句号。


“这个案件前后跟进了近一个月,看到他们重归于好,所有的努力都值了。”手捧锦旗的调解员赵建飞、曹菊香欣慰地说道,“很多人觉得‘对簿公堂’就是撕破脸,但其实调解就像一座桥,能让对立的双方抵达和解的彼岸。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当事人往往赌一口气而非争一分利。只有倾听他们的诉求,唤醒彼此的情谊,才能找到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

▌来源:立案庭 袁云杰

▌责编:政治部 徐越 胡丹

▌审核:季洪涛

▌终审:沈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