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给点阳光就灿烂!”
刚同意与美方在瑞士展开关税会谈,中方这边还没怎么动作呢,特朗普那边就立刻变了脸,甚至在白宫面对记者的时候就开始抱怨:怎么总有人问我们什么时候和中方签协议?
接着他就特别自负地说:“我们根本不需要签什么协议,是他们必须得跟我们签。他们想要进入我们的市场,但我们并不需要他们的市场。”
新闻截图
不过,特朗普露出这副嘴脸还是有点太早了,因为中方答应谈判可是有条件限制的!
外交部发言人
特朗普“瞬间变脸”
美国国内现在因为关税政策乱成了一锅粥。零售巨头的老总们悄悄跑到白宫警告特朗普,耐克等76家鞋类企业联名写信请求免除关税,全美各地爆发反对特朗普的抗议活动,资本市场也是一片动荡……
抗议活动
为了给自己找台阶下,特朗普只好编造出“中美正在谈判”的谎言来暂时稳定市场情绪。这场关税大战中,特朗普早就不是那个掌控全局的人了。从商务部那句简单的“正在评估”里就能看出,主动权已经掌握在中国手里。
5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被记者问道:“中美之间到底是谁先打的电话?”这个问题直接让贝森特紧张到结巴。
贝森特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谁先打电话就意味着谁先妥协。他的结巴间接证明了先打电话的一方正是美国。
贝森特紧张回应
当天,贝森特还公开表示:“美国的债务已经达到法定上限,到了6月可能就会面临违约的风险。”这一表态把美方目前的困境彻底暴露了出来。
贝森特
36万亿的美债中,有10.8万亿美元今年就要到期。然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突破3.5%,创下年内新高,这进一步加重了偿债压力。
图源网络
而对华加征的145%关税也让美国自己尝到了苦果。洛杉矶港来自中国的货物吞吐量暴跌了60%,港口工人们面临着失业风险,零售商们不得不将商品价格提高2.5倍。
港口
供应链的断裂不仅推高了通货膨胀,还逼得加州联合东北六州“另辟蹊径”,绕过白宫直接与加拿大商讨贸易合作。用美国网友的话来说就是:“特朗普挥舞的关税大棒,最终砸碎的是自家的饭碗。”
图源网络
俗话说得好,“形势比人强”。都到了这个地步了,美国还是不愿意认错,还想强行保住所谓的面子,特朗普更是硬着头皮说“我们没必要签署协议”。
特朗普
8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指出:“这次会谈是应美方的要求才举行的。”这句话再次证实了是美方先打的电话,也是美方先沉不住气了,这直接打了美国的脸。
图源央视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的“接触”并不代表妥协,而是试探美方是否有诚意,同时为可能出现的美债危机预留缓冲空间。外交部曾经强调过:“对话必须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任何施压对中国都是无效的。”
美债
针对美方的困境,中国央行、金融监管总局等机构联合推出了多项稳经济政策,重点强化内循环和科技自主。商务部更直白地表示:“关税战没有赢家,但中国耗得起。”
关税
这种自信源于中国制造业的强大韧性。美国可以对中国商品加税,但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的供应链。
图源网络
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言:“美国超市的货架和工厂的生产线,早已深深烙印上了‘中国制造’的痕迹。”
超市
中方的“条件”有哪些?
中方提出的“有条件接触”绝非空谈,核心要求直击美方痛点:第一,取消所有不合理的关税;如果美方继续加征关税,谈判的基础就不复存在。
特朗普
第二,停止对科技领域的封锁;必须撤回针对华为、芯片禁令等单边制裁措施。第三,尊重中国的重大利益;台湾、南海等问题不能作为谈判筹码。
图源网络
这些条件让美方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如果接受这些条件,特朗普很可能会被国内鹰派指责为“对华软弱”;如果拒绝,美债危机和供应链崩溃将直接影响中期选举。
特朗普
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美方甚至出现了“精神分裂”的表现:一边放出消息想促成与中国谈判,另一边又声称美国不需要签订贸易协议。这种矛盾恰恰暴露了美国战略上的短视和无力。
特朗普
对于中方而言,时间是最好的盟友。只要稳住经济基本面,扩大“一带一路”合作,加快科技攻关,每一步都能让美国的“关税牌”变得越来越无力。
图源网络
就像外交部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所说:“要打,我们奉陪到底;要谈,大门始终敞开!”现在的美国,确实该认清一个事实:这场较量比的不是谁嗓门更大,而是谁更能承受住压力。
信源:财联社2025年05月07日——关税谈判再添变数?特朗普语出惊人:美国不需要签贸易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