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白宫椭圆办公室内,特朗普为驻华大使珀杜主持宣誓时,面对记者关于“是否愿降关税换取谈判”的追问,只冷冷抛出一句“不”。

这声傲慢的拒绝,与三天前他声称“会在适当时间降低关税”的松动态势形成鲜明反差。然而这场表演般的强硬姿态,却被中国外交部次日公布的瑞士会谈安排彻底拆穿!



当中方宣布将与美国财长贝森特展开关税战以来首次高层接触时,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已沦为一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

“145%关税”困局:从经济武器到政治枷锁

这场戏码的荒诞性,早在4月22日便埋下伏笔,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将中国商品关税提升至145%,试图复制2018年贸易战的“辉煌战绩”。

但现实却狠狠打脸: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洛杉矶港集装箱吞吐量暴跌35.9%,沃尔玛货架因供应链断裂出现空置,普通家庭年开支激增1900美元。

就连特朗普最忠实的“红脖子”选民也忍无可忍——爱荷华州大豆价格较关税战前下跌28%,愤怒的农民将“阵风”战机模型扔进篝火,抗议政府“用黄金价买废铁”。



更讽刺的是,这场“关税秀”连基本逻辑都难以自洽。5月5日,特朗普还在福克斯新闻吹嘘“中国因关税经济崩溃”,三天后却改口承认“不降关税就做不了生意”;财政部长贝森特一边宣称“关税不可持续”,一边将30亿美元小额关税豁免紧急取消!

白宫内部文件显示,为维持对华芯片封锁,美国企业被迫以3倍价格从黑市采购中国稀土。这种精神分裂式的政策,连《华尔街日报》都嘲讽:“特朗普的关税就像漏气的救生圈——既浮不起来,又舍不得扔。”

中方的“谈判艺术”:以静制动的战略定力

面对美方反复横跳,中国用一套“太极推手”化解攻势。当特朗普4月25日放话“中国必须主动打电话”时,驻美大使馆直接回怼“停止威胁讹诈”。

5月2日美方宣布跨境电商新关税当天,商务部仅用“正在评估”四字回应;直到5月7日瑞士会谈官宣,中方才亮出底牌——谈判可以谈,但前提是美方必须取消单边关税、停止胁迫。这种“你出招我拆招,你挑衅我晾着”的策略,让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成了打在棉花上的重拳。



数据揭示更深层博弈:尽管对美出口受关税冲击下降77%,中国通过扩大内需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推高至6.8%增速;华为麒麟芯片国产化率突破90%,Temu跨境电商启用墨西哥海外仓规避关税;就连被美方视为“杀手锏”的芬太尼议题,也因中国严格管控出口而失去炒作空间。

正如商务部发言人所说:“打,我们奉陪到底;谈,大门始终敞开——但跪着求来的协议,我们宁可不要。”

全球觉醒:单极霸权的黄昏时刻

这场较量早已超越双边范畴,演变为世界秩序重构的缩影。当特朗普5月7日坚称“绝不降关税”时,欧盟宣布对美298亿欧元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印尼叫停F-15EX订单转购枭龙Block3战机,沙特启动歼-10CE采购评估。



连美国传统盟友日本也悄悄将35%半导体材料订单转给中企,东京电子高管坦言:“跟着美国断供,等于自杀。”

多边机制的重组更显趋势——RCEP成员国贸易额逆势增长12%,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发行首笔人民币债券,甚至美债最大持有国日本都在3月抛售346亿美元转投黄金。

这些动向印证了巴菲特退休前的警告:“当3亿人自嗨、75亿人唾弃时,美元霸权离崩塌就不远了。”

5月9日,当中国副总理何立峰踏上瑞士土地时,他携带的不仅是谈判方案,更是一份新时代的宣言书:那个靠航母和美元就能横行世界的时代,正在华为生产线与中欧班列的轰鸣中走向终结。



而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的咆哮,不过是旧秩序最后的回音,上任不过百天就消耗殆尽了美国仅有的优势,特朗普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了,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